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11.08.22
我適合當導遊嗎?資深導遊出書分享
文/編輯部

且隨著開放陸客來台後,觀光旅遊業人才需求大增,更使得「領隊導遊」持續成為近年來最夯的搶手證照,它不僅入門容易、及格率高,考取後就業市場廣大,薪資相較之下也不錯。不過雖然報考及考領人數增多,但導遊協會祕書杜鴻安指出,華語導遊及領隊素質不增反降,因為訓練經費被稀釋了!華語導遊職前訓練從一年二十期增加到三十期,但在職訓練費用縮減近半,且超過半數及格者未投入導遊就業市場,「需要培訓的在職者反被忽略」。
有鑑於此,考選部預計自民國102年起,將「導遊人員考試」應考資格由現行的高中職畢業提高至專科以上學校畢業,不過小編認為,在投入「領隊導遊」證照考試之前,學歷倒還是其次,最重要的還是先要瞭解自己是否具備做導遊的特質,以免報考培訓後又不投入就業市場,造成導遊培訓經費資源的浪費。
那到底做「領隊導遊」需具備哪些重要特質呢?資深導遊朱偉屏在《2019920296965》(木馬文化)一書就說:「親和感、信任感和專業感,缺一不可!」簡單說,就是要求自己要在見到客人的一分鐘內建立起「瞬間親和感」,讓對方在心中浮現出「這導遊真好」的正面印象。然後,等大家上了車後,要想辦法在機場到市區的一小時內,讓客人對他產生完全的「信任感」。再接下來,必須在隔天結束前,讓客人明顯感受到他解說和服務的「專業」──根據經驗,「解說專業度」通常在走完故宮後就立見分曉,以上就是他自己歸納的一套「三一原則」。你是否也具備了這三項重要特質呢?
而在一般人既定的刻板印象中,總認為當導遊不僅可以「在工作中享受旅遊樂趣」的夢想,而且薪資也很優渥。不過,就小編聽聞的導遊辛酸史,其中的苦可是不足為外人道。帶團經驗超過20年的李奇悅在《成功導遊不可不知的100件事》(富田出版)一書中就表示,在團體裡總有喜歡潑冷水的旅客,對於這些慣於搞破壞的旅客,導遊需要高度的修養和豐富的實務經驗。此外,比旅客早起晚睡、確實掌握行程、避免旅客走失……等等,這些也都是導遊帶團時必需承受的精神壓力,業內有句行話就說「起得比雞早、吃得比豬差、跑得比馬遠」,抗壓性不高的人真的千萬別輕易嘗試。
從事導遊領隊的利多之處在於,對於愛交朋友的人,可開拓人際;對於愛學習的人,可說是一個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的好機會;又可以藉由工作免費旅行,收入穩定,是職場新鮮人不錯的選擇。但在投入之前,小編要推薦大家,不妨先看看這幾本資深導遊出版的旅遊書籍,先瞭解自己是否具備做導遊的特質,並且能夠忍受其中的甘苦,才能做個樂在工作的優質導遊。
*文中圖片,木馬文提供,出自《2019920296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