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11.09.12

從跑步進而提升心靈層次

文/編輯部
近年來,跑步也逐漸成為國人最喜愛的休閒運動,像總統馬英九就是跑步的愛好者,就連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也喜歡慢跑。跑步可說是簡單、經濟的運動,只要穿上布鞋,邁開腳步,隨時想跑就可以上路。有志者還可以參加馬拉松比賽,挑戰自己的體能極限。然而你知道嗎?跑步除了可以讓身體健康,還有助於心靈的提升及自我的探索!

村上春村在《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時報文化)中就寫下了跨越四分之一世紀每天持續跑步其間,所留下的各種回憶。不過雖然談跑步,但其實他是透過記錄整理自己的經驗與思緒,分享他在跑步中所理解的人生以及寫作觀。無論是人生還是寫作,他認為專注力和持續力都是很重要的,所以他每天清晨會花三到四個小時,把意識只集中傾注在自己所寫的東西上,而且經年累月、持續不間斷;就如同跑步,雖然隨著年紀增長,參加馬拉松比賽時跑完全程所花的時間愈來愈多,但他仍堅持要和長距離賽跑有關的事情一起老去。所以書中他也不諱言,如果他能有什麼墓誌銘,而自己可以選擇那上頭字句的話,他希望世人能為他這樣刻:「村上春樹 作家(也是跑者) 1949~20** 至少到最後都沒有用走的」。小編在書中不只看見村上對跑步的熱忱,更看見了他對人生、對寫作認真的態度,十分令人敬佩!

近日出版《跑馬拉松,其實很簡單》(商周出版)一書的資深媒體人戎撫天說,他是透過村上春樹的《關於跑步》一書開始探索跑步與心靈關係,長跑更讓他不斷的自我探索,想清楚自己該扮演的角色。像他就常想,跑者一定在追求什麼,否則怎麼會拼死拼活,忍受肌肉疼痛,讓汗如雨下?所以他曾詢問跑步同好的動機,除了確定「健康、體態、愉快、習慣」理由外,一位朋友更說,他從馬拉松體會經營事業之道,所以就他接觸到的跑者,都有共同的人格特質:紀律感與成就動機。另一本《2015280501725》(木馬文化)作者麥杜格是一位喜愛跑步的業餘跑者,但卻一直被腳痛困擾,在尋找解決腳痛問題的同時,他看到有關原住民「塔拉烏馬拉」族人的報導,發現他們是世界上最厲害的長距離跑者,於是前去請教跑步的秘訣。進而發現跑步哲學,就是回歸基本,不為財富、勝利或名聲而跑,單純是為了追求「使用身體的暢快感覺」。

國際長跑好手林義傑最近也出版《原來,是為了簡單的理由才跑的:我想和愛跑步的你分享的事》(推守文化)新書,雖然他完成許多艱難的超級馬拉松賽,甚至在2006年得到「第一屆世界四大極地超級馬拉松巡迴賽」總冠軍,不過他在書中寫道:「因為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所以我去參加比賽」,而且他也說,對於從事跑步運動的人來說,獨自跑著的時候,常是自我對話的最佳時刻,而且他覺得應該是一些鼓勵自己繼續不斷向前,具備正面價值與意義的談話吧!

跑步,我們都知道有益身體健康,而且會讓人精神振奮、心情愉悅,長期下來EQ會提高,如果能把跑馬拉松的精神──「專注力」和「持續力」──應用到工作上,更會有極大的獲益;不僅如此,透過跑步時不斷與自己的對話,更可以進而探索自我,提升心靈層次。小編看完這幾本書,著實有一股衝動想要去跑一跑。邀請你也一起來,加入跑步的行列吧!

*文中圖片,由推守文化提供,出自《原來,是為了簡單的理由才跑的:我想和愛跑步的你分享的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