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乍看書名,我以為又是一本賺人熱淚的小說,仔細一讀,那些富有科學辦案精神的內容,省了我很多淚水。
故事從一個婦人在海灘撿到的瓶子的那一刻起,由於信件是法文,於是又輾轉交由作者來翻譯,信件的內容是一位悲傷的母親哀痛自己十三歲的兒子莫里斯因意外而亡的內心煎熬。
信件的敘述情緒很悲苦,但細節不明確,這引發了作者對這信件的強烈興趣,決定要從各個方向去尋找到寫這封信的這位母親,像推理小說偵探辦案那般,作者也透過法國國家人口研究所查出當時有可能意外死亡的13歲男孩,法國國家圖書館的報紙檔案也翻,也找了當初礦泉水瓶製造商訊問舖貨地點,筆跡學家根據筆跡來分析母親精神狀態,臨床心理學家也來提供意見,救生艇隊的艇長也來分析洋流流向,上網請求「孤狗」大神協助,還找到兩個「瓶中信」專門網站,文學分析師也來分析信的內容,髮相學家也研究了瓶中毛髮証明是母子兩人的,塔羅牌、占星師……能用的都用上了,最後,登報,謎團依舊沒有解開。
最有趣的都不是這些追尋線索的部份,而是在最後面,這本「來自遠方的瓶中信」在2006年第一版在英國出版後,作者也不管這椿事了。過了三年,2009年,第二版在法國以法文出版,作者也陸續上了許多節目,突然作者接到一通電話,從此所有的謎團都解開了,電話是那信投瓶的母親打來。
所有的真相都在電話裏一五一十的呈現,原本以為只是一段過往的悲傷,沒想到竟然在書上可以讓全世界看得見,這位母親相當震驚,覺得自己受到侵犯,也知道有人找他找了七年。
有時候,我們誤以為我們這麼做是有道理的,卻不知當事人的心情,或許很有探險精神,也很具爭議性,但不知地球的那端,當事人卻用另一種心情重新再活過,這不也反映了現代社會中,許多話題性的背後,其實帶有更多的哀傷、包容及成長。
一封短信,一位母親的哀痛與愛,隨著時間,隨著洋流,再流進每一位有同樣遭遇的母親身上。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11.09.30
海豚飛看世界
文/海豚飛
熱愛四處趴趴走的海豚飛,其實是位鋼琴老師,教琴22年了,資歷豐富精采的她,目前回歸音樂,教學、演奏、企劃、作曲,只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但小時候她的志願可是當個書店老闆,「我喜歡聞著剛寄到家裡來的《小讀者》味道,到現在我雖然忙碌,但還是經常參加網路上的試讀活動,覺得能偷閒讀書是現代人最快樂的事了,因為現代人讀書讀太少,言語乏味也不求甚解。」
不過,試讀也是從2009年5月才開始,《愛上萊特》(漫遊者)是她的第一本試讀書!雖然試讀的時間不久,但讀過的書卻很多,也幾乎本本都幸運被選上!她日前試讀過覺得蠻有意思的書,包括萬城目學的《鴨川荷爾摩》(皇冠)、約翰.傑維德.倫德維斯特的《血色童話》(小異),以及陳玉蕙的《CHINA》(印刻),她推薦讀者們一定要記得去買來看看。
除了看書之外,海豚飛也常常在國內外旅行,因為她還有一個地下身份,就是台北國際旅展連三屆的「公民記者」(2006年起台北國際旅展評選出的15位部落客公民記者,這些人來自各行各業,幾乎沒有媒體經驗,卻正式獲頒公民記者證,可自由進出旅展採訪,但必須在個人部落格上發表報導),所以她旅行的任務可是比別人要來得多喔。
「我喜歡自助行,最棒的就是冬天到北海道去玩,每天和雪混在一起!此外,我也每天都彈琴,那是我的生命重心,坐在鋼琴前曲子一首一首的滑過,是我每天最開心的事了。所以我的生活鐵三角應該就是:音樂、旅行、部落格,缺一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