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1.10.07

是對的事,總該要有人去做 ── 堅叔

文/二泉印月(文字工作者)
七月的的豔陽天,暑熱逼人揮汗,《夕陽山外山》(大塊)正如火如荼的收稿中。

「《夕陽山外山》和《生死謎藏(大塊20週年經典紀念版)》(大塊)要有所區隔!」在《生死謎藏》一連拿下開卷獎、金鼎獎、健康好書推介獎、台大醫院「教材著作優良獎」後,堅叔出第二本書,說沒壓力是騙人的。

本身是資深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的黃勝堅,醫學院的學生,依照學長們代代相傳的傳統,習慣暱稱他「堅叔」,結果很多朋友、包括讀者粉絲,跟著起哄,也管他叫「堅叔」。

胖胖的堅叔,很難想像酷愛打網球的他,在球場可以反應俐落到超敏捷。堅叔說:「我打網球這麼多年,學到唯一的一件事:就是懂得無怨無悔的付出!想做什麼就去做嘛,結果不如預期,就再認真一點!要嘛就多花點時間,要嘛就期望不要那麼高。付出的多少是唯一你能控制的,不是嗎?不滿意?再多付出一點;但是成果一定會出來嗎?不見得,那你要視為理所當然。」

對醫學,堅叔一樣有他的認定:「每一個醫生要學會急救,也應該要學會死亡照護!善終可以有更多元的選擇,DNR(不實施心肺復甦術)只是其中的選項之一,而且追求善終,不能只教育民眾,醫界自己也要回頭檢討反省。」

七月中旬吧,有天堅叔表情複雜的跟二泉印月說:「派令下來了,要我八月一日去接台大醫院的金山分院。」金山?雖然是新北市的一個行政區,可是對天生路癡的二泉印月來說,要能當天順利來回,簡直是挑戰不可能的任務。堅叔看著當場傻眼的二泉印月說:「放心,書的初稿,我們月底前完成。」

接下來,就看外型神似耶誕老公公的堅叔,開始真的變身成耶誕老公公。你看嘛,耶誕老公公,那紅咚咚的一大袋禮物,可不是只有裝裝禮物這麼簡單而已,還要花很多的心思,做前置準備與後續的執行作業考驗。

堅叔門診照看、住院病人一樣要顧、醫學院的課照上、既定演講場次照講、一堆應邀參加的醫學會議照出席,還要開始奔波台北金山、金山台北。交接嘛,大家都知道就是一堆大小會開不完,還有更多的「報告」要寫、要擬定。

於是《夕陽山外山》,在見縫插針的搶堅叔時間中完稿,看著忙到分身乏術的堅叔(真的有操到瘦喔,而且連補牙的時間也都被剝奪了),忍不住問:「會不會累翻呀?」堅叔掩藏不住疲憊的笑笑:「是對的事,總該要有人去做吧!」

八月,「無效醫療」的話題在發燒,各方不同人馬,各有所不同認定的堅持,堅叔依舊不改本色:延長死亡過程,徒增痛苦的無效醫療,除了會影響死亡照護品質之外,真正可怕的是「排擠效應」──佔用了有限醫療資源,排擠掉真正還能被救得起來的病人。這樣的「無效醫療」,想來真的很難被認同吧?

加護病房應該是「搶救生命的單位」,但是無法接受死亡的醫生,卻讓加護病房,變成是「往生室的前哨站」!一看明明就已經是末期的病人,大限將至,還往加護病房推,而不去捫心自問這樣做是對的嗎?是在真正的救病人能「起死回生」呢?還是在做「無效醫療」?

堅叔常說:「人的出生,自己作不了主,如果可以有所選擇,走得有尊嚴些,為什麼要避之不談呢?逃避問題不等於問題不會發生,只是看到時,為難到的是誰而已!」

「面對一樁即將的死亡,誰最重要?是病人?還是其他的世俗面子問題?不要虛無飄渺的打高空,沒有意義!」堅叔直指問題核心:當醫療團隊本身面對醫療極限的時候,能勇於對不應該做的事,坦蕩蕩的跟家屬說「不」嗎?

這本書的書名,為什麼取為《夕陽山外山》呢?因為夕陽雖然近黃昏了,但大家都知道夕陽無限好,晚霞也能有滿天迤邐的風華。我們人下台一鞠躬,不也一樣,是可以留下漂亮身影的嗎?當然,要你自己願意、也肯豁達看得開!

*文中黃勝堅照片,由大塊文化提供。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