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1.10.14
SWAY:人生如果只有賺錢,跟鹹魚有啥兩樣
文/韓嵩齡(推守文化總經理)

他的經歷異於常人,更簡單一點說,就是不安於室,明明在人生的每個階段、職場的每個位子,都可以幹得很稱職,但每隔幾年,他就會轉個彎,換個跑道,做點有趣的事,所以,他的口頭禪是:
「人生如果只有賺錢,跟鹹魚有啥兩樣。」
ㄟ,這句台詞好熟悉啊,但如果你是SWAY的讀者就會知道,身為星爺的忠實粉絲,SWAY寫出這些尖酸刻薄搞笑爆料的文章,也是很合邏輯的! (汽車維修員的槌子又掉出來了……)
SWAY在地產業,做過代銷、房仲、建設公司,三十歲不到,他已經是建設公司的主管,年薪破百萬。他說,書裡寫的事許多都是他自身的經驗,雖然以他所處的位階,做不了偷工減料之類的黑心勾當,但介於黑心與良心中間的「灰心」話術,可沒少唬爛過。
讓SWAY一戰成名的一役,是發生在台灣房地產最慘的SARS期間,那年SWAY剛滿三十,負責自家建商在中壢的一個商辦銷售案,當時大家連門都不敢出,房價更是不斷破底,誰還出門看屋?SWAY負責的接待中心也不例外,好幾天半個客人都沒有,他苦思數日之後,想出兩個招數,創下四億業績。
第一招,他看準當時全台瘋狂搶,口罩大斷貨的風潮,想方設法從朋友手中拿到幾箱的貨,馬上打出「看屋送口罩」的廣告,果然人潮蜂擁而至。第二招,景氣不好大家不敢下手,怎麼辦?他接著打出「保證25%投資報酬率,租約法院公證」,成立租售中心幫客戶找房客,有位客戶就因此跟他一戶戶買,總共買了五戶跟幾十個停車位。
「家人曾經勸過我繼續留在地產業,我在SARS這麼慘的時候,薪水加獎金都能超過百萬,在經濟上的確是一大誘因,但繼續下去只是不斷的推案賺錢,人生有啥趣味?」不安於室的SWAY,在剛過三十歲、房地產景氣大好時,人生大轉彎,跑去當《壹週刊》的財經記者。
SWAY是壹傳媒中極少數沒有媒體經驗的記者,他說進《壹週刊》的第一年很辛苦,雖然在地產業界有些人脈,之前也偶而幫雜誌寫外稿,並經營智邦不動產的網站,但要提出能符合《壹週刊》需求的辛辣題目,仍力有未逮,進《壹週刊》的第一年,他幾乎都跟著狗仔隊當做「教育訓練」,不過,也正是《壹週刊》對於細節的要求,記者寫稿也不需要屈從廣告客戶的壓力,這點媒體的自由空間讓SWAY能自在的揮灑,在地產媒體圈整整待了七年。
媒體工作讓SWAY有「話語權」,但他仍覺得台灣地產群魔亂舞,媒體吉光片羽的報導,對消費者的權益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因此動念將他看到的黑幕現象寫下,給弱勢的消費者一點自保的工具。SWAY坦承,《黑心建商的告白》一書出版後,其實有很多業界的人都知道作者是他,雖然仍礙於他身為媒體記者的身分,沒有明著來,但私底下的小動作不斷,比如,建商完全不邀請他參加記者發表會,「出書之前就考慮過會有後遺症,但就算只是狗吠火車,我還是覺得要出來講點話,只是呢,黑心系列的大賣,連我自己都沒想到。」SWAY說,當他了解寫書的影響力,並不亞於單純當個記者的時候,心中那不安於室的念頭又犯了,所以日前他離開任職超過七年的《壹週刊》,專心書寫。
讀者的熱情讓SWAY成為這兩年台灣書市,少數多產又叫座的作家,從去年七月出版第一本書以來,到今年十月已經出版他的第三本《黑心房仲的告白》,SWAY說,從一開始他就希望能用三本的篇幅,來交代整個房地產業界的亂象,所以黑心建商講建築品質、黑心投資客談劣質包裝、黑心房仲聊誇張話術,這套「三部曲」的作品,算是他對過去十五年來地產及媒體生涯的總回顧。接下來,他將展開關於都市更新亂象的研究,做為下一本新書的題材。
*文中Sway照片,由推守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