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1.10.24
走進森林,說自己的故事
文/詠淨(小魯文化編輯)
數度獲波隆納國際插畫展肯定的畫家邱承宗老師,歷時超過兩年的嘔心瀝血之作《我們的森林》終於問世了!邱老師用細膩生動的畫面、交織於無字圖畫後的感性故事架構,推出這本令人讚嘆的傑作,相信大家除了沉醉在森林的豐富之外,一定也會好奇邱老師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繪製出這樣的圖畫,我們今天要出賣邱老師的工作桌面,帶大家一探究竟!
左圖是老師正在畫圖的照片,邱老師的房間位在西邊,房間沒有冷氣的情況下,夏天的午後會非常悶熱,也因此老師作畫的時間是從下午四點之後開始,一路畫到半夜,而且必須安靜專心,小編們都不敢去打擾,所以這張照片是請師母幫忙拍的喔。老師會用桌上的顯微鏡觀察昆蟲細部構造、拍照,加裝單眼相機的顯微鏡看起來是不是很厲害呢!
右圖是我們前往老師家取畫稿時拍攝的工作桌面。沒有畫畫時老師工作桌都是蜻蜓飼養、觀察的用具;右側還擺著筆洗、調色盤、畫筆,左邊已經有好幾盒蜻蜓卵、水蠆(蜻蜓幼蟲)的飼養盒了,老師對蜻蜓的熱愛由此可見。此外還有拍攝水蠆會用到的單眼鏡頭、小鑷子、滴管等,住在桌燈上的小綿羊是老師畫畫時的好朋友喔。
《我們的森林》結合「自然生態」「環境、科學教育」的知識於其中,使繪本擁有美學欣賞及自然教育的特性。全書以鏡頭拉遠的方式,從一隻瓢蟲背上的紅、黑斑紋,拉遠至白鷺鷥、臺灣藍鵲、黃肩長角花金龜、金艷騷金龜、高砂蜻蜓等昆蟲或哺乳動物的相貌,乃至整個森林的林相。畫面中並呈現出時間、空間的轉換,有夜晚、清晨的時間交替,亦有雲霧繚繞的畫面,傳遞出霧林帶的特色。適合引導孩子認識臺灣森林的特色、物種、生態,學習從觀察中找出隱藏的細節及意涵,培養孩子美學欣賞的眼光及環境觀察之能力,進而學習尊重、愛惜自然環境。
這是一本無字圖畫書,你可以看完後說出屬於自己的故事,也可以慢慢尋找書中特地隱藏的密碼。
左圖是老師正在畫圖的照片,邱老師的房間位在西邊,房間沒有冷氣的情況下,夏天的午後會非常悶熱,也因此老師作畫的時間是從下午四點之後開始,一路畫到半夜,而且必須安靜專心,小編們都不敢去打擾,所以這張照片是請師母幫忙拍的喔。老師會用桌上的顯微鏡觀察昆蟲細部構造、拍照,加裝單眼相機的顯微鏡看起來是不是很厲害呢!
右圖是我們前往老師家取畫稿時拍攝的工作桌面。沒有畫畫時老師工作桌都是蜻蜓飼養、觀察的用具;右側還擺著筆洗、調色盤、畫筆,左邊已經有好幾盒蜻蜓卵、水蠆(蜻蜓幼蟲)的飼養盒了,老師對蜻蜓的熱愛由此可見。此外還有拍攝水蠆會用到的單眼鏡頭、小鑷子、滴管等,住在桌燈上的小綿羊是老師畫畫時的好朋友喔。《我們的森林》結合「自然生態」「環境、科學教育」的知識於其中,使繪本擁有美學欣賞及自然教育的特性。全書以鏡頭拉遠的方式,從一隻瓢蟲背上的紅、黑斑紋,拉遠至白鷺鷥、臺灣藍鵲、黃肩長角花金龜、金艷騷金龜、高砂蜻蜓等昆蟲或哺乳動物的相貌,乃至整個森林的林相。畫面中並呈現出時間、空間的轉換,有夜晚、清晨的時間交替,亦有雲霧繚繞的畫面,傳遞出霧林帶的特色。適合引導孩子認識臺灣森林的特色、物種、生態,學習從觀察中找出隱藏的細節及意涵,培養孩子美學欣賞的眼光及環境觀察之能力,進而學習尊重、愛惜自然環境。
這是一本無字圖畫書,你可以看完後說出屬於自己的故事,也可以慢慢尋找書中特地隱藏的密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