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08.05.05

翻啟柏楊之書 緬懷其不畏權勢真心話

文/
 

翻啟柏楊之書 緬懷其不畏權勢真心話

翻啟柏楊之書  緬懷其不畏權勢真心話

知名人權作家柏楊,2008年4月29日清晨,因吸入性肺炎病逝耕莘醫院,享壽89歲。


柏楊出身河南,本名郭定生。1950年起,以郭衣洞之名從事小說創作,開啟寫作生涯。後來受邀參觀橫貫公路,為沿途景致題名,當時最後一站位於古柏楊的隧道尚未竣工,他回家後有感提筆,用了「柏楊」為筆名,並自1960年代開始為《自立晚報》及《公論報》撰寫雜文,揭露中國文化的病態與社會黑暗面。

1968年,因為在四格漫畫「大力水手」的對白口譯中,加入諷刺蔣介石父子的文字,觸怒了台灣當局,讓柏楊扛下侮辱元首和通匪的罪名,入獄9年,形成當時震驚社會的「大力水手」事件,也因此被冠上「人權作家」的美名。直至1976年,才因國際特赦組織要求而被釋放。

這段期間,柏楊在獄中完成了包括《中國人史綱》等三部書稿,出獄後依然繼續寫作,他譯寫的《柏楊版資治通鑑》共出版了72冊,且繼續為《中國時報》及《台灣時報》撰寫專欄,並曾赴多國發表演講,引起廣大迴響。其作品類型廣泛,含括小說、雜文、詩、報導文學、歷史著作、文學選集等,著作等身。

1961年的作品《異域》,記載1949年底從雲南往緬甸撤退的孤軍奮戰及其艱難險阻,孤軍腹背受敵(共軍、緬軍),又得不到政府支援,在複雜情勢中的戰略擬定,以及袍澤、親子關係等情節,是一部感人肺腑的戰爭文學作品,故曾搬上大銀幕;1985年,因為出版《醜陋的中國人》一書,批判華人集體文化和性格上的缺點,一度引發華人社會激烈爭論。

自1994年開始,柏楊開始積極投入人權事務,擔任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創會會長,不過,柏老的健康,也在同年進行心臟手術之後每況愈下,進而在2006年9月宣佈封筆,他曾在封筆之作上寫道「不為帝王唱讚歌,只為蒼生說人話」,可說是他一生最佳的寫照。柏楊的辭世,是台灣人權史的損失;但如果你懷念柏老,不妨打開他的著作,重溫他不畏權勢的字字句句。 

*文中柏楊照片,由遠流出版提供。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