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11.11.21

你對核電瞭解多少?

文/編輯部
1986年4月26日,史上最慘烈的反應爐事故發生在車諾比。這是史上最浩大的悲劇之一。車諾比核災究竟死了多少人?蘇聯聲稱只有31人當場死亡,後來才知道是數百人,而據各國長年調查,知道因遭輻射污染而致癌死亡超過百萬人,雖然也有算法是十幾萬人或幾十萬人,還有很多人無力遷移,生活在污染環境,因輻射污染死亡至今增加中。

輻射到底有多可怕,影響有多深遠,在近日出版的《車諾比的悲鳴》(馥林文化)一書中有明確的敘述,是作者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訪問了上百位受到車諾比核災影響的人民,有無辜的居民、消防員、以及那些被徵召去清理災難現場的人員。這些訪談以獨白的方式呈現,書中的一篇篇文字,都讓小編感受到沒來由的恐懼,因為核災不會在當下殺死你,卻會慢慢藉由摧毀你身上的器官、以及對繁殖的渴望、安全的需求,然後讓未來絕望,這比直接的死亡,更讓人備受折磨。

然而事隔25年,車諾比核災早已被大多數世人遺忘,但今年3月11日在日本發生的福島核災卻再一次證明,這樣的悲劇可能不斷的重演。其實,早在日本福島核災發生的十五年前,曾在核電廠工作多年的配管維修技術士平井憲夫,就直言日本的核電廠並不安全;而曾經在美國GE公司擔任原子爐設計師的菊地洋一,曾參與福島第一核電廠六號機的建造,他和其他兩位前輩捨棄退休金提出辭呈離開GE公司,是因為他們認為技術尚未成熟的原子爐絕對會發生問題,結果不幸預言果然成真。這些不為人知的內幕,都收錄在《2014490005429》(推守文化)一書中,讀來也是讓人沉痛不已。

然而同樣地處地震帶上的台灣,竟然是全世界唯一把核電廠建在首都圈內的國家。核一廠、核二廠方圓三十公里的範圍內,人口超過五百萬,其中包括首都台北市。日本評論家劉黎兒在福島核災後,經歷了舉家撤離東京的恐慌,深感核電的可怕,所以她積極參與日本的反核活動,與知名反核人士會晤,取得第一手的資訊,追問大部分人所欠缺的核電常識、受唬弄的粗糙數據及事實,出版《我們經不起一次核災:政府不回答,也不希望你知道的52件事》(先覺)一書,期待能以日本福島核災為借鏡,提醒台灣人。在近日出版的新書《台灣必須廢核的10個理由》(先覺)中,更進一步提出台灣必須廢核的10個理由──核電不減碳、不乾淨又大排熱;即使沒核電,電力也絕對夠用……等等,讓民眾都能對核電有進一步的瞭解。

不過,為了免除人民對核電的恐慌,廣東省環境輻射監測中心專家們也特別針對日本大地震引發的輻射問題而撰寫了《2014490005399》(萬里機構)一書,內容從歷史上的核事故回顧、認識核能與核電、核泄漏與核輻射、核輻射防護共四個當前大眾最為關注的角度去探討,讓讀者明白箇中疑雲,免除各種不必要的恐慌。

日本核災事件之後,廢核的反對聲浪不斷,但其實,不管廢核與否,民眾最先做的就是對核電有基本的認識,並力行節能減碳,盡一己之力;而政府也要努力尋找核能的替代方案──太陽能、風力、水力,想辦法給人民更安全無虞的一個用電國度,這樣才能創造雙贏的結果。

*圖片由先覺提供,出自《我們經不起一次核災》。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