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1.12.29
2011出版風雲人物之二:一念之轉,一步之遙 讓台灣可以不一樣的嚴長壽
文/吳錦勳(文字工作者)
兩相激盪之下,給他無數的寫作材料,最後成就了這本與前書風格迥異的《教育應該不一樣》(天下文化)。
過去嚴長壽所出版的每一本書上,都一定有他自信的、滿溢笑容的照片,《教育應該不一樣》是唯一的例外。天下文化編輯群與他討論封面時,他一再堅持不放自己照片,反而要以一片灰樸、嚴肅的面目示人,「因為這本書所要講的是,一連串大家不愛聽、甚至承受不起的問題。」
書中他以嚴峻的語氣指陳台灣教育的各項沉淪:從家長、老師、學生的問題,到高學歷通膨、技職教育黑洞,以及他最關心的台灣文化未來可能,無一不探討、深究,行文間也罕見地多了分責備求全的火氣。
嚴長壽說:「你心痛地看到貧者益貧,富者益富的不公現象;你看到政府願意花十幾億在已經招生不足的學校蓋大樓、做硬體,繼續製造更多的閒置空間,但卻看不到政府願意花錢在刀口上,為弱勢的孩子找到更好的師資,培養他們展現精采的天賦。」
原本他以為這本當烏鴉、講壞消息的書,會很不討好,但書出版了,卻意外受到讀者的重視、認同。對於《教育應該不一樣》成為暢銷書,嚴長壽坦言有點始料未及,他說:「 也許我只是講出了大家隱藏在心裡共同有的疑點,大膽戳破表象。」
很多人不僅自己看了心有所感,更十本、百本買來分贈親友,號召學校老師一起讀;對教育公部門也形成一種改革的壓力,有地方政府做為施政的藍圖;也有讀者聽了嚴長壽書的建言,直接寫信給立法委員,以選民的力量推動改變;而受啟發「良心」發現的家長,也紛紛檢討自己的教育盲點。
嚴長壽的好友龍應台曾笑他「撈過界」,關心的問題愈來愈廣、書一本一本出、格局也愈來愈大。他笑說:「其實每次我寫完一本書,我都覺得這是最後一本書了,但卻沒有想到,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往往又引發我更多想法。」於是隨著思考的向面愈來愈廣,嚴長壽這長達十多年的寫作?程,也讓他由一個觀光飯店業的教父,逐步成為台灣深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之一,大力針砭時政、勇於發言的社會良心。跟他對話的讀者也從年輕人、職場新鮮人、家長、社會大眾到政府官員,他早就超越了「飯店教父」的格局。
翻開嚴長壽的輝煌的出版史,每一本書都代表他各階段思考的重心,從《總裁獅子心》(平安文化)、《御風而上》(寶瓶文化)、《我所看見的未來》(天下文化)、《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寶瓶文化)、《你可以不一樣》(天下文化)到最新的《教育應該不一樣》, 每一本書,他都傾其所有的分享,主題雖有不同,但唯一不變的是,他對台灣、對社會、對年輕人,始終懷抱著更大的期待。
他說:「其實台灣一路走來非常辛苦,我對台灣一直有一種不甘,明明這一路走來如此不易、都在夾縫中求生存,但是看到政策的輕忽揮霍,那是一種油煎火燎的心痛,這時候就會有一種不得不言、不得不做的急迫感。」
於是,我們看到,他高瘦的身影走訪了莫拉克風災被洪水沖毀的嘉蘭村、深山部落原住民藝術家的工作室、看民宿如何待客、尋找各界資源協助三仙台寶抱鼓的孩子、大力贊助胡乃元領軍的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演出……。他是「thinker」也是「doer」, 從最早的推廣台灣觀光到國際地位、從蘇花高到美麗灣、從教育扎根到文化再生。他想的多又做得急,推著現實往前走,跟時間賽跑,因為他覺得美好的東西不斷流失,再晚就來不及了。
嚴長壽說:「我對台灣始終有一種『一步之遙,就可以不一樣』的扼腕,就為了這一步,我總是感到一種油煎火燎的急迫感。」
與他相熟的朋友都發現到,這一年來,他嘴裡常講著「油煎火燎」這四個字,彷彿不如此無法表達他內心翻騰的焦慮感。但是他做那麼多,也招致一些不明事理的批評,看在眼裡,他多數選擇沉默。他說:「當你真心想要做事,沒有一件事沒有考驗,這是我真心的體會。然而當我看到更高的目標時,我是不會被這些小小的枝節影響。 」
腳前的石頭沒有絆住他,嚴長壽繼續往前看,面對新的一年,他用「捨」這個字做為自己未來的期許。 關於「捨」,他分享了一個故事。記得李安在《臥虎藏龍》電影中,拍了一幕竹林涼亭裡李慕白向俞秀蓮表白的戲,俞秀蓮說:「我們能觸摸的東西沒有永遠。把手握緊,裡面什麼都沒有。把手鬆開了,你擁有的是一切。」
這個「鬆手」,對嚴長壽來說,就是「捨」。其實,過去三十多年,從擔任亞都飯店總經理開始,嚴長壽早就把自己捐給了台灣。可以預見未來,他只會捨更多,不會更少。
「我若想保全自己,就不會有這麼多時間精力去做那麼多的事。」 他幽然地說。
不過,他「捨」了自己,也「得」到更多。 很多台灣藝文界、企業界的有心人在嚴長壽的熱情感召下,全部捨出了一部分自己,出錢出力,為花東的弱勢、為台灣教育新的可能而努力,嚴長壽滿懷感謝地說:「他們都是我生命中的天使。」
即然有了這麼多照亮道路的天使,處於「油煎火燎」心情下的嚴長壽,更是捨得「甘願做、歡喜受」了。
*************************************************
嚴長壽小檔案:
民國三十六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一歲時,跟隨家人到台灣。二十八歲成為美國運通總經理,三十二歲成為亞都麗緻飯店總裁,三十年來積極參與台灣觀光的國際事務,把「以觀光旅遊讓台灣和世界交朋友」當成一生職志。近年來,他的生活重心移轉到花東,關心花東的觀光及產業未來。現與各界友人共同成立「公益平台基金會」,擔任董事長。
作品:《教育應該不一樣》《你可以不一樣》《總裁上菜》《我所看見的未來》《給社會新鮮人的10封信》《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御風而上》《總裁獅子心》。
「2011年出版風雲人物」得獎原因:
他用觀光產業做外交,用文化產業發展花東,用國際市場定位台灣前途,還要靠教育提昇人力拼經濟。他是民間的文化部長,只奉獻,不掌權。身處貪婪短視、橫徵暴斂的商界,但對人的關愛信任,使他在每件事上不同流俗,為所當為,為助人付出全部生命。
他不是宗教領袖,卻活出了宗教悲憫熱情的高度;不是政治領導人,卻做到了領導未來的使命。
當我們相信自己卑微渺小,應該媚俗屈從時,他證明了出版改造社會的實力,來自無畏的信心、付出的重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