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2.02.16
在框框內打轉,怎麼可能突破?
文/可樂(博雅出版主編)

可是當解答公布,我們才像是被敲了腦袋的恍然大悟,「是呀,誰規定不能劃出框框的」,一旦把線劃出框框後,一切都迎刃而解,答案變得非常簡單。問題就在於我們被受限的大腦,以及我們習於被框框所限的慣性,如果同樣的題目給小朋友去試,有時反而比大人更快得到答案,為什麼呢?因為小朋友相對來說,比較不像大人那般受到社會慣性的制約,所以他們比較不會被框框給綁住。
這個題目,後來常被用來作為創意突破的最佳例子。我們的教育,如果老是綁住老師和孩子,「規定」他們在某個被制約的框架裡去學習,只能這樣、不能那樣、一切以「安全」為考量、一切都有「正確」解答、一切選擇「政治正確」,不能大膽的突破和挑戰,那麼,又要怎麼期待我們的社會可更進一步的發展,有更多更好的創意和不一樣的想法呢?而且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時間一久,就算是原本不受框架所限的孩子,也從此只會在框架內原地打轉,不敢跨出框框外,創意和想法都被扼殺了。
那個「框架」,就好像我們的「教科書」一樣,我們只能在「教科書」裡背、只能在「教科書」裡學,最後我們的老師教的就只是「書本」,沒有教出一個好學生,沒有教出一個真正的「人」。這就是黃慶祥老師在多年教學經驗下的感受,於是黃老師寫下了這本《讓老師自由:教人不教書》,希望沖決老師們心中的那道堤防,也不要再期待有權力的人或有影響力的人如何如何改變,不如就從自己做起吧!在有限的框架裡,也可以設法突破,利用目前數位時代的優勢,去做出不一樣的創意教學。這是一本寫給老師們看的書,也是一本教學生如何學、如何問、如何做自己,以及如何做創意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