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2.02.24

張德芬 向內探索的勇者與先行者

文/賴良珠(方智出版主編)
十年前,張德芬因憂鬱症所苦,而開始走上了靈性探索之路。

當時的她,以傳統的社會價值觀來看,應該是好得無法挑剔了:外貌出眾、學歷高、工作能力強、任職外商管理職、家庭幸福……但她終究還是不快樂。因此,決定辭去工作,全力追尋心靈成長。多年來,她參加了世界各地的各種靈性課程,讀了上百本中英文的心靈叢書,靜坐冥想,勤練瑜伽……

在向內探索了四年後,張德芬出版了《遇見未知的自己》(方智),書裡她以一位追尋生命真相的都會女性為主角,並將自己多年來學到的方法與心得巧妙的交織到故事中,這本書引起了讀者極大的迴響,在台灣銷售超過十萬本,在大陸則有超過百萬本的銷量,目前還有電影公司計畫改拍成電影上映。

之後,她陸續出版了《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皆為方智),也開始譯介國外靈性類的書籍,如艾克哈特‧托勒的《一個新世界》《修練當下的力量》、荷蘭作家潘蜜拉的《靈性煉金術》《靈性覺醒》……許多讀者被張德芬一路引進了心靈的這塊新天地,因而成長甚至蛻變。她在網路上發文的「內在空間」網站,也因為讀者的需求越來越多,最後發展成了心靈網站平台。

走了多年的向內探索,也成就了這麼多事,有了豐碩的成果後,張德芬仍坦言,她的人生並未從此永遠快樂、喜悅,情緒還是會上上下下,生命也還是時不時的會出現考驗,甚至仍有低谷要穿越。經過了靈魂暗夜的折磨之後,她說自己突然明白,不是拜過多少老師,上過多少靈修課,讀了多少本書,念了多少萬遍的咒語,磕了多少頭,做過多少大禮拜,或是靜坐可以雙盤多少個小時,人就能夠脫胎換骨般的開悟。每個人最終要面對的,還是自己心裡的那些陰暗面和負面的人格特質。她認為世上最好的上師,其實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各種情境,尤其是那些你最不喜歡的人、事、物。

張德芬說,當面對負面的情境時,若能在身體上感受它,完全和它在一起,不要逃避,不要壓抑,也不要批判,更不要把它投射到外面,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內在空間逐漸擴大,內在的力量也會增強。當一個人全然經歷過陰暗的谷底後,才有走出人生模式、茁壯成長的契機。

三月張德芬即將出版《愛上自己的不完美》(方智),這本書有別於之前三本寓言故事的形式,她以親切直白的文字與讀者分享多年的心路歷程,也貼心的把許多自己覺得有效的方法與讀者分享,希望以一個先行者的經驗,讓讀者們藉著這本書找到自己的「勇氣」「智慧」「誠實」和「謙卑」,臣服於生命中的大小風浪,並且真正愛上自己的不完美。

最後,用一段張德芬很喜歡的話和大家分享:
「當緊縮在花苞裡終究比綻放更痛苦,時機就成熟了。」

我們都希望生命是平穩順遂的,然而,就正是在人生的風浪顛簸中,我們才能重新定義自己,並且選擇要緊縮在花苞中,用安全模式運作我們的人生;還是願意破繭而出,享受綻放之後的美麗。

*文中張德芬照片,由方智提供。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