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2.04.30

胖臉兒與賣梨人

文/繆沛倫(大塊文化編輯部)
如同瑾倫大部分的書,《那些胖臉兒教我的事》同樣是樓梯聲聽了好多年,忽然人影一閃緊接著就華麗登場的一本書。

這本書特別的地方在於,文字、圖片素材都已經有了,但一直沒辦法決定「說故事的方式」,包括要從哪裡說起,講到哪裡結束,更重要的是要用怎樣的型式來講才好。從過年前就費盡思量一週一改陷入膠著,忽然有一天,瑾倫傳來最新檔案,她把敘事性的故事本文正常排列,題外話用便利貼的形式貼在圖上,這樣不但不會打斷故事節奏,又格外引人注意——我帶版型去通路會報時,幾乎所有人都情不自禁的盯著那些便利貼一則一則仔細看。我想,這大概算是上班族的職業病,瑾倫也深感同意。

這本書本來要從瑾倫的第一個作品《賣梨人與不可思議的旅人》開始講起,這是她第一本圖畫書,而她第一次做書,就是跟日本的出版社合作,嚴謹日本作風碰上滿載創意的新鮮人,彼此不斷過招拆招。我跟她說,這是一九九二年的作品,沒想到二十年就這樣匆匆過去了,或許這種「時間感」讓人焦慮,後來她決定先講《子兒,吐吐》。

《子兒,吐吐》獲得「信誼幼兒文學獎」,她詳述了當年創作這本書的發想、創意,甚至每天在公車上規定自己要想多少內容,但她說:「胖臉兒要滿二十歲的現在,讓你發現一隻成名小豬的誕生,原來也沒什麼。」比如其中一張便利貼上寫著:「小豬的後腦勺都是肉嗎?」

這幾年瑾倫常去國小演講,她把演講時的「好料」,全部寫在《那些胖臉兒教我的事》裡頭,寫好之後,她開始煩惱以後演講要講什麼。但沒機會現場聽她演講的廣大讀者有福了,我們一邊翻這本書,不但看到了圖書創作的源頭,甚至連她演講時的妙語,以及現場的笑聲掌聲,都一併帶入讀者心中。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