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2.07.06
瑞秋.霍金斯 當魔女書寫魔女
文/陳彥鈴(文字工作者)
可能是隱身,或瞬間移動,或把看不順眼的人用手指一點就變成青蛙(為什麼總是青蛙?)的魔法。正因為自己只是個再平凡不過的一般人,所以只看到身懷魔法的「好處」,卻從來沒想過,這可能會為自己,帶來多大的麻煩。
你說,怎麼可能,哪有什麼好麻煩的?瑞秋.霍金斯(Rachel Hawkins)的「魔女高校」三部曲:《魔女高校》《惡魔玻璃》《魔力封印》(皆為漫遊者),可是寫得清清楚楚了。
瑞秋.霍金斯,原為高中英文老師,「魔女高校」三部曲,不僅將她推上全職作家之路,更讓她一夕之間成為暢銷全球的奇幻創作魔女。對瑞秋.霍金斯而言,書寫「魔女高校」中如蘇菲、亞徹、卡爾、神之眼等角色與機構,並非全然天馬行空,「〈魔女高校〉三部曲集結了我這輩子感興趣的許多東西:謎團、讓人毛骨悚然的玩意兒、活潑大膽的女主角、美國南方、禁忌的愛、打情罵俏、家庭、身分認同、還有在地窖裡親熱。」她笑著一一點出,隨即補充道:「對我來說,並沒有哪個真正『福至心靈』的時刻,讓我想到寫這些書的主意。」那不見得是所謂的靈光一現,似乎只是一種順水推舟地,某一天坐下來、腦中有個模糊的想法,描繪著「假設一個女生到頭來置身於一間讓人發毛的寄宿學校,然後捲入發生在這裡的某個謎團,會怎麼樣?」
「我的大腦不會做數學,但是捏造故事倒滿在行的。」瑞秋.霍金斯就這樣讓一切順其自然地「捏造」下去。「而且寫得愈多,我就愈常玩『要是這樣會怎樣』的遊戲。」──要是去上這學校的每個人都是某種怪物呢?要是他們都是因為使用魔力出槌所以才會在那裡呢?為什麼在人類世界使用他們的魔力,會變成這麼大條的事情?要是有一群人在追捕他們咧?還有,要是女主角愛上的男生、私底下是那個團體的一員呢?
如此「要是這樣會怎樣」的層層推演,將「魔女高校」三部曲推向了一個奇幻書寫的新境地。許多讀者一開始不免將「魔女高校」系列與「哈利波特」系列相提並論,然一旦深入身不由己的小魔女蘇菲的遭遇與感受,很快就知道不是那麼回事。是以,沒有人會說瑞秋.霍金斯是J.K.蘿琳接班人,因為她所施展的魔法,是全然不同的世界。
說起瑞秋.霍金斯最為青少年讀者喜愛的部分,除了當中由蘇菲代言的、關於朋友與愛情方面的煩惱外,當屬書中主角們犀利靈活的想法與對話,及奇怪詭異的氛圍謎團。「我在成長時期受到阿拉巴馬出身的凱瑟琳.塔克.溫頓(Kathryn Tucker Windham)超大影響,她收集許多南方一帶的鬼故事,我想就是這個啟發我對超常現象的愛。」此外,安.萊絲(Anne Rice)、玫格.卡波(Meg Cabot)也是造就瑞秋.霍金斯寫作風格的影響者,讓她不自覺地醞釀出兼具趣味與生猛的寫作。「我也是影集《魔法奇兵》的超級粉絲,我想讀者們不需太用力,就看得出這部影集對「魔女高校」系列的影響。」瑞秋.霍金斯說。
初入文壇,便以三部曲形式問世,對瑞秋.霍金斯而言,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讓這三本書的架構紮實穩固,並具說服力。「我在書寫過程中,學習我該怎麼寫作,還有寫出來、看起來像啥樣。」第一集要介紹讀者認識這個世界、第二集又得徹底顛覆這個世界、第三集則需為事情安排個令人滿意對味的結果……凡此種種,對一個新手作家來說,都是不小的考驗。
在完成「魔女高校」系列後,瑞秋.霍金斯還不打算從魔法畢業。「接下來我準備書寫《魔女高校》番外篇,還有另一個新的三部曲,打頭陣的是《叛逆貝兒》(Rebel Belle),講一位剛入社交界的少女攪和到一個陰影幢幢的世界,裡頭有具備超強魔力的武士、神諭使者跟低階魔法師。她不僅要保護她的頭號敵人、捍衛世界,還要設法趕上她第一次進入社交界的舞會。」在經過「魔女高校」的淬煉後,想必瑞秋.霍金斯的魔法,又將更上一層。
*文中瑞秋.霍金斯照片,由漫遊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