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這篇心得時,我一直在聽這首由柴崎幸演唱的《嫌疑犯X的獻身》電影主題曲〈最愛〉,我想是因為書中交雜的人物情感,以及最後的劇情結尾,都和此曲傳遞的意蘊如此相像,還有書名更和《嫌》片裡,女警內海薰跟湯川學教授拌嘴的對話呼應,她說:「不用科學證明的東西,你就完全不懂…..像是愛。」,湯川教授聽了以後,把「愛」拿來用方程式假設,最後他說愛只是一個構想,我想這並不是因為他不懂愛是什麼,而是因為愛無法透過算式,計算出一個多數人皆可適用的答案,讓我感歎的是《真夏方程式》裡的愛多以佔有或自私的考量為出發點,所有的遺憾都由此開啟,但付出代價的人卻何其無辜,無所選擇的只能承受。
一直都很喜歡東野圭吾的作品,但並非每一本我都喜愛到看完以後會納入收藏,也有些感覺是看完就只是看完,而沒有太多的感觸留在腦海,但是這本書是讓我看完最後一頁以後,在心裡吶喊:「怎麼可以這樣,只為了這樣就奪走他人生命,扭曲別人的人生嗎?」雖然我明白這問題沒有解答,但我仍然停不下這股濃厚的感傷。
其實本篇的主要兇手並不難猜,可以說是翻開不久我便鎖定了目標,因此我一直把注意力放在為什麼犯案這件事,到底理由為何?因為就犯罪現場跟事件經過來看,屬於普通平凡,追查的步驟也循序漸進沒有遭遇什麼阻礙,最精彩的同時也是東野大師擅長描寫的部份,那就是人性黑暗面的剖析和犯罪動機成因,而當故事慢慢走向尾聲,我以為即將定案時,卻在最後來了個出乎意料的收場,才串聯起先前看似無關的對白跟情節,原來全是為此設想,當中特別牽引讀者情緒的地方,應該是湯川教授與小主角恭平的互動場景,因為前頭的相會太歡樂,以致於結束的道別跟許諾不免令人鼻酸,若是將其影像化後再加上配樂,我想我會因此掉下眼眶裡打轉的淚。
自從看過改編的電影跟日劇以後,只要看到湯川學教授登場,就會讓我想起福山雅治帥氣的臉龐,就跟加賀恭一郎等於阿部寬一樣,因此最後就放上他與東野大師的合照當作結尾,以免氣氛太過晦澀陰暗。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12.07.13
lonelylong
文/猴妞
從小就很喜歡看書,當時最愛套書是漢聲的小小百科跟姆指文庫,還曾經在學校的童書展裡,坐在地上看的太入迷忘了回家,讓媽媽緊張的跑來小學找我,把我罵了一頓,至今仍印象深刻,還記得讀得是「飛天巨桃歷險記」。
我屬於大量雜食閱讀者,小說、散文、漫畫我都喜歡,念了哲學系後更偏愛需要動腦分析的類型,不能接受有人告訴我關鍵劇情,會讓我很生氣,一秒暴怒,最愛的作家分別是江國香織、宮部美幸、東野圭吾、史蒂芬.金還有泰絲.格里森,最近看過最喜歡的三本書《費洛瑞之書:魔法王者》《雉雞殺手》《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
大概只有看書的時候能讓我好好靜下來,因為我腦裡充滿一堆等等要幹嘛的念頭,喜歡手作物品、攝影、電影、塗鴉、文字創作,平常因為痛恨太陽又不能吃苦,所以我去的地方大多是不用花費太多體力且涼爽的室內,像是書局、漫畫店、藝文展覽館或是可以久坐的咖啡廳。
我想分享我人生座右銘的精神給大家,就是「白飯充腸聊當肉,好書到手不論錢。」因為每個人都能從自己著迷的美好事物中獲得快樂,比起有些快樂是買不到的,買得到的快樂還是很划算,但記得要量力而為,不要連白飯都沒得吃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