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2.08.09
發掘生活的樂趣
文/林良(兒童文學作家)
國語日報除了發行一份報紙以外,還發行過一份《小作家》月刊。《小作家》月刊特別重視寫作的指導,每期都有跟讀者討論寫作的文章,為家長、老師、青少年所愛讀。
有一次,《小作家》的主編想出了一個特別的專欄,叫做「作家寫童年」。這個專欄就是想邀請幾位大作家寫寫自己的童年,好讓讀者讀一讀。主編寫的邀稿信,得到十四位作家善意的回應。他們寄來的十四篇作品,就是這本《放學咯!14個作家的妙童年》的來源。
大作家的作品,一向都是為大人寫的。在這本書裡,他們注意到作品的讀者不一定是大人,所以寫起來有一種新鮮感。讀到大作家用另外一種親切的口吻寫作,會有一種新鮮的感覺。這本書,真是一本洋溢著新鮮感的書。
讀者對大作家一向都很崇拜,但是剛起頭對大作家的童年生活並不特別感到興趣。這是因為在童年,大作家也做遊戲,大作家也上學讀書,只要讀了這本書,就會懂得「人跟人不一樣」這句話的道理。大作家都能寫出自己童年生活的特色,寫得那樣動人,寫得迷住了讀者。這就是這本書值得一讀的地方,也是大作家值得崇拜的地方。
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不讀很可惜。我相信青少年讀了這本書,不但可以學會觀察自己的生活,品嘗自己的生活,發現自己生活的特色,同時,寫作也會有很大的進步。
有一次,《小作家》的主編想出了一個特別的專欄,叫做「作家寫童年」。這個專欄就是想邀請幾位大作家寫寫自己的童年,好讓讀者讀一讀。主編寫的邀稿信,得到十四位作家善意的回應。他們寄來的十四篇作品,就是這本《放學咯!14個作家的妙童年》的來源。
大作家的作品,一向都是為大人寫的。在這本書裡,他們注意到作品的讀者不一定是大人,所以寫起來有一種新鮮感。讀到大作家用另外一種親切的口吻寫作,會有一種新鮮的感覺。這本書,真是一本洋溢著新鮮感的書。
讀者對大作家一向都很崇拜,但是剛起頭對大作家的童年生活並不特別感到興趣。這是因為在童年,大作家也做遊戲,大作家也上學讀書,只要讀了這本書,就會懂得「人跟人不一樣」這句話的道理。大作家都能寫出自己童年生活的特色,寫得那樣動人,寫得迷住了讀者。這就是這本書值得一讀的地方,也是大作家值得崇拜的地方。
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不讀很可惜。我相信青少年讀了這本書,不但可以學會觀察自己的生活,品嘗自己的生活,發現自己生活的特色,同時,寫作也會有很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