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2.08.13
放在心裡的故事
文/陳素宜(金鼎獎作家、《森林禮物》作者)
那年,我當了五年多國小老師的那年,被派到輔導室工作。一個禮拜上十幾節的自然課,其他時間忙的是輔導室的業務。所以,我除了和幾班班級的孩子相處外,總是跟常態分配中,兩個極端點的孩子們一塊兒。我帶著孩子們編輯校刊,帶著孩子們做校內廣播節目,我欣賞孩子們創意的發揮,機智的表現。同時我也跟同仁們一起,去帶回在街上遊蕩不想上學,不肯回家的孩子;去接觸老是跟別人衝突,不被他人接受的孩子,我試著去了解孩子們內心深處,不想被別人知道卻又渴望他人明白的矛盾。這樣的工作機會,讓我發現了故事對孩子的影響力。
於是,那個一心想要與眾不同,把自己的頭髮用爸爸的髮油梳得閃閃發光的孩子,我跟他說了〈純純的新裝〉;那個午間靜息睡不著覺,吵得別人也睡不著的孩子,我跟他說了〈細語森林〉;那個老是擔心自己表現不好的孩子,我跟他說了〈柚皮帽子〉和〈照亮全世界〉;那個急性子的孩子,我跟他說了〈阿巴鴨子洗澎澎〉。當然,我也會單單為了好玩而說故事,像是〈噓,別讓月亮聽見了〉〈大葉子和高個兒〉〈花,好多好多美麗的花〉……
故事讓孩子敞開心扉,願意討論心裡的祕密;故事讓孩子發揮同理心,設身處地的替別人著想。身為老師的我,說故事進而開始寫故事。從短篇的童話故事,寫到了用散文敘述的生活故事,寫到了以現實為藍本的小說,再寫到了發揮想像的奇幻故事。寫著,寫著,也寫了二十幾年了,出版了好些作品,那時候寫的這些短篇童話,卻一直放在心裡……。
看著《森林禮物》中一篇一篇的小故事,我彷彿回到那個剛剛開始為孩子說故事的年代。是的,想為孩子說故事,就是我寫作兒童文學的初衷,不管是幾年前的孩子,或是現在的孩子,還是將來的孩子,我希望自己能夠為他們說故事,一直一直為他們說故事!
於是,那個一心想要與眾不同,把自己的頭髮用爸爸的髮油梳得閃閃發光的孩子,我跟他說了〈純純的新裝〉;那個午間靜息睡不著覺,吵得別人也睡不著的孩子,我跟他說了〈細語森林〉;那個老是擔心自己表現不好的孩子,我跟他說了〈柚皮帽子〉和〈照亮全世界〉;那個急性子的孩子,我跟他說了〈阿巴鴨子洗澎澎〉。當然,我也會單單為了好玩而說故事,像是〈噓,別讓月亮聽見了〉〈大葉子和高個兒〉〈花,好多好多美麗的花〉……
故事讓孩子敞開心扉,願意討論心裡的祕密;故事讓孩子發揮同理心,設身處地的替別人著想。身為老師的我,說故事進而開始寫故事。從短篇的童話故事,寫到了用散文敘述的生活故事,寫到了以現實為藍本的小說,再寫到了發揮想像的奇幻故事。寫著,寫著,也寫了二十幾年了,出版了好些作品,那時候寫的這些短篇童話,卻一直放在心裡……。
看著《森林禮物》中一篇一篇的小故事,我彷彿回到那個剛剛開始為孩子說故事的年代。是的,想為孩子說故事,就是我寫作兒童文學的初衷,不管是幾年前的孩子,或是現在的孩子,還是將來的孩子,我希望自己能夠為他們說故事,一直一直為他們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