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2.09.03
                            戒不了甜 ──給我一個糖罐子
文/張曼娟(作者)
                        
                            
                            很年輕的時候,我其實不是個快樂的女孩,太多難以掌握的事情與未來,使我產生一種虛無的感受,在眾多縹緲難測的世事中,愛情,是最鏡花水月的一種。
怎麼才能遇見那個愛我的人?怎麼才能知道他的愛可以長久?怎麼才能讓他體會我對他的愛?愛情,對當時的我來說,是一生只能有一次的瑰麗奇蹟。有時候我擔心,等到地老天荒也不會相遇;有時候我憂慮,只是一個瞬目便擦身而過;更多時候我懷疑,像我這樣的人,是不值得被珍愛的。
年輕時候的愛悅,總是似有若無的。卻也曾留下過一些永恆的片斷,像是在初夏荷花池畔的夜晚,那個高大的男孩送給我一張手作卡片,他粗大的手指細心將碎草花一層層黏在皺紋紙上,成為一種繁華的意象。在草花之間有他斜斜的字體,重拙地寫成一首小短詩,大意是無法與我共度七夕情人節,有點惆悵。那年暑假我和家人規劃了長途旅行,因此,將近兩個月是無法見面的。
他安靜的等我閱讀完卡片上的字,低垂下頭,將臉埋在臂彎之間,這孩子氣的舉動,瞬間令我心動,於是我說:
「今天就是我們的七夕。你在這裡,我也在這裡,就是情人節。」
他震動了一下,接著打開背包,掏出一個看不見的東西,旋轉幾下,做出一個放東西的動作,而後,轉頭看著我微笑。我用力拍打他:「你幹嘛啦?」一邊笑起來,他常能說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話,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逗我發笑。他總能讓我笑,這是很神奇的。
「妳沒看見嗎?」他問。
我搖頭。
「我把妳的甜言蜜語放進糖罐子裡呀。」他說。
「啊。」我恍然大悟的,看著他的「糖罐子」:「裝滿了嗎?」
「當然沒有。每一顆都很珍貴的,都要等很久很久。」
那時的我對愛情既喜悅又驚懼,觀望著、遲疑著,常常逃避著,因此,我的言語保持疏離,我的態度顯得淡漠。
「這糖罐子做什麼用呢?」我問他,像是與自己毫不相關的。
「見不到妳的時候,或是妳對我說無情的話,我就把糖罐子打開來,拿一顆出來吃。」
在感覺愛情虛無的年代,我常常說出許多毀棄的話,絲毫不帶情感的。那樣的決絕,只是因為恐懼。
荷塘的月色如何?我已經不記得了,但我記得了糖罐子裡的甜蜜。記得那時候渾身稜角,看起來卻彷彿溫柔和善的自己。那麼不好愛,卻還有人願意愛。
而後我有了年紀,有了愛的勇氣,也愛過不好愛的人,才發覺自己原來有這麼豐沛的愛,可以這樣愛人。
我可以愛;可以不愛;可以長久的愛;也可以愛得短暫而美好。愛沒有必然達到的目的與結果,也就沒有所謂的成功與失敗。得到愛,使生命豐盈;失去愛,使靈魂深刻,都是我們來到人世一遭的可貴經歷。
愛情,對我來說,不再是鏡花水月了。因為我知道自己可以掌握,相愛的時候,讓它更甜蜜一些,把糖罐子裝得滿一點。
生活本身已經有許多煩擾、焦苦、失望、痛楚,戀愛的時候,為什麼不能甜蜜一點?
有了這樣的體悟,不僅是對情人,便是身邊的親人與朋友,我也願意成為他們生活調味裡的那一絲甜。因為情人是「有時」,朋友卻是「時時」呀。我關心朋友的心情與生活,當他們低落的時候,適時送上甜言蜜語或實際行動,使他們愉快,我也得到喜悅。像一種循環似的,我的朋友也以他們自己的方式給予我甜蜜的滋味。於是,久而久之,我成為一個嗜甜者,再也戒不了了。
其實,是我不想戒除。戒不了愛,戒不了甜。
對於生活與未來,雖然不是自己曾經想像過的樣子,卻愈來愈有信心,知道自己不會墮落,不會絕望,不會熄滅照亮自己和別人的那一點亮光。
2012,是先知所稱的末日之至。我做了一個關於末日的夢,夢中有個年輕的孩子,白日裡我們論辯過愛情的必要與勇氣種種,她對愛情的裹足不前正像是我的年少。而夢中我們在一間類似聖堂的屋子裡,天窗突然黯下來,屋外傳來隆隆的震動之聲,那孩子跑出去張望,然後奔回我身邊,憂傷而驚惶的對我說:「天,已經老了。」這是多麼奇特的一句話,我卻完全明白了,握住她冰涼的手,對她說:「但,妳還是要愛。」
哪怕是末日降臨,還是要愛。
愛的記憶與甜蜜,足以抵禦世間的詭譎險惡和艱辛,既然我是這樣相信著,便在2012出版一本書,用這些小故事,記錄我所以為的愛情的樣貌。
打開你的糖罐子,放進去或是取出來,總是戒不了,戒不了甜。
                    怎麼才能遇見那個愛我的人?怎麼才能知道他的愛可以長久?怎麼才能讓他體會我對他的愛?愛情,對當時的我來說,是一生只能有一次的瑰麗奇蹟。有時候我擔心,等到地老天荒也不會相遇;有時候我憂慮,只是一個瞬目便擦身而過;更多時候我懷疑,像我這樣的人,是不值得被珍愛的。
年輕時候的愛悅,總是似有若無的。卻也曾留下過一些永恆的片斷,像是在初夏荷花池畔的夜晚,那個高大的男孩送給我一張手作卡片,他粗大的手指細心將碎草花一層層黏在皺紋紙上,成為一種繁華的意象。在草花之間有他斜斜的字體,重拙地寫成一首小短詩,大意是無法與我共度七夕情人節,有點惆悵。那年暑假我和家人規劃了長途旅行,因此,將近兩個月是無法見面的。
他安靜的等我閱讀完卡片上的字,低垂下頭,將臉埋在臂彎之間,這孩子氣的舉動,瞬間令我心動,於是我說:
「今天就是我們的七夕。你在這裡,我也在這裡,就是情人節。」
他震動了一下,接著打開背包,掏出一個看不見的東西,旋轉幾下,做出一個放東西的動作,而後,轉頭看著我微笑。我用力拍打他:「你幹嘛啦?」一邊笑起來,他常能說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話,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逗我發笑。他總能讓我笑,這是很神奇的。
「妳沒看見嗎?」他問。
我搖頭。
「我把妳的甜言蜜語放進糖罐子裡呀。」他說。
「啊。」我恍然大悟的,看著他的「糖罐子」:「裝滿了嗎?」
「當然沒有。每一顆都很珍貴的,都要等很久很久。」
那時的我對愛情既喜悅又驚懼,觀望著、遲疑著,常常逃避著,因此,我的言語保持疏離,我的態度顯得淡漠。
「這糖罐子做什麼用呢?」我問他,像是與自己毫不相關的。
「見不到妳的時候,或是妳對我說無情的話,我就把糖罐子打開來,拿一顆出來吃。」
在感覺愛情虛無的年代,我常常說出許多毀棄的話,絲毫不帶情感的。那樣的決絕,只是因為恐懼。
荷塘的月色如何?我已經不記得了,但我記得了糖罐子裡的甜蜜。記得那時候渾身稜角,看起來卻彷彿溫柔和善的自己。那麼不好愛,卻還有人願意愛。
而後我有了年紀,有了愛的勇氣,也愛過不好愛的人,才發覺自己原來有這麼豐沛的愛,可以這樣愛人。
我可以愛;可以不愛;可以長久的愛;也可以愛得短暫而美好。愛沒有必然達到的目的與結果,也就沒有所謂的成功與失敗。得到愛,使生命豐盈;失去愛,使靈魂深刻,都是我們來到人世一遭的可貴經歷。
愛情,對我來說,不再是鏡花水月了。因為我知道自己可以掌握,相愛的時候,讓它更甜蜜一些,把糖罐子裝得滿一點。
生活本身已經有許多煩擾、焦苦、失望、痛楚,戀愛的時候,為什麼不能甜蜜一點?
有了這樣的體悟,不僅是對情人,便是身邊的親人與朋友,我也願意成為他們生活調味裡的那一絲甜。因為情人是「有時」,朋友卻是「時時」呀。我關心朋友的心情與生活,當他們低落的時候,適時送上甜言蜜語或實際行動,使他們愉快,我也得到喜悅。像一種循環似的,我的朋友也以他們自己的方式給予我甜蜜的滋味。於是,久而久之,我成為一個嗜甜者,再也戒不了了。
其實,是我不想戒除。戒不了愛,戒不了甜。
對於生活與未來,雖然不是自己曾經想像過的樣子,卻愈來愈有信心,知道自己不會墮落,不會絕望,不會熄滅照亮自己和別人的那一點亮光。
2012,是先知所稱的末日之至。我做了一個關於末日的夢,夢中有個年輕的孩子,白日裡我們論辯過愛情的必要與勇氣種種,她對愛情的裹足不前正像是我的年少。而夢中我們在一間類似聖堂的屋子裡,天窗突然黯下來,屋外傳來隆隆的震動之聲,那孩子跑出去張望,然後奔回我身邊,憂傷而驚惶的對我說:「天,已經老了。」這是多麼奇特的一句話,我卻完全明白了,握住她冰涼的手,對她說:「但,妳還是要愛。」
哪怕是末日降臨,還是要愛。
愛的記憶與甜蜜,足以抵禦世間的詭譎險惡和艱辛,既然我是這樣相信著,便在2012出版一本書,用這些小故事,記錄我所以為的愛情的樣貌。
打開你的糖罐子,放進去或是取出來,總是戒不了,戒不了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