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2.10.18
看創意人薛良凱玩創意
文/廖婉蓉(暖暖書屋編輯)

最初和良凱邀稿時,他準備了三種不同議題,分別是創意、古埃及文和教育,原本第一本要進行的並不是創意,而是古埃及文,當時心想「古埃及文耶!實在是太炫了!」但當設計師與我們討論相關作業時,她很仔細地看了又看:「嗯,這樣要畫一千多個符號,如果每個符號用十分鐘來畫,畫完大概要花一個多月喔!」聽完之後我整個頭皮發麻,良凱的稿子完成度不到四分之一,再加上所有的編務工作,這工期該要有多長啊?再者,我也不過編過幾本文字書,怎有能力挑起這樣的重任呢?良凱和我說,「我們就全力往創意這個議題進攻好了!這樣一定可以在時間內出版,另一方面你的壓力也不會太大。」與總編確認過後,良凱便開始進行後續寫作工作。
然而我顯然也低估了接下來的壓力,首先第一個碰到的問題便是儘管良凱已經收集了大量案例,但是要能夠讓整本書達到讓讀者能夠「起而行」的效果,就必須要設計各種可以在生活中實做的演練題,光是這樣就已經極為耗神,卻又時值台大EMBA期末考及良凱預定的出國時間,良凱只得過著白天開會、晚上上課、半夜拼命寫稿的爆肝生活;同時間為了這次的書封設計,我翻找硬碟,找出了一張畫質很好,構圖也很棒的良凱獨照,但他看了看,竟回覆:” How about took another one?Ha! It’s so fat like a mouse.”我咧,誰會說自己胖的像隻老鼠啊?
但直到拍照前兩天,他才確認了能夠配合拍照的空檔時間,身為責編的我也只能到處找攝影師,但卻怎樣也找不到能夠臨時配合的人選,最後只得硬著頭皮和朋友借了一台單眼數位相機,自己動手拍,但機器畢竟不是自己的,熟練度差很多,硬是拍了七、八十張,總算是挑出了合適的照片給設計師〈在此特別感謝「台灣好‧店」提供攝影場地!〉。
三校當晚,良凱與我一同在線上校稿,熬到了凌晨3:24,他發了訊息,他家裡的小朋友當時發燒到四十度,得先帶去看醫生,把原本改稿改到神智不清的我嚇了一跳,但為了要在中午前全部修正完畢進行送印,怎樣都要趕出來;老天保佑,小朋友早上退燒了,稿子也改完了。
拿到書時,我迫不及待地拍了開箱照上傳,封底圖其實是當時我們討論寫作進度等相關事宜的筆記,良凱的獨家圖像筆記術算得上是有名的,自然一定要用在設計上;但我上傳之後,良凱才發現這不就是自己拖稿的證物嗎?但這時要改封底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要知道,這可是一本創意書,編輯一定得要發揮一些創意,讓讀者更加瞭解作者,既然如此,當然要讓大家看到最真實的樣貌囉!想知道更多創意嗎?把這本書買回家讀,你就知道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