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句汽車廣告詞是這麼說的,「我是當了爸爸,才開始學當爸爸的」。這本書的作者麥考特就予人這樣的感覺。他是當上了老師,才開始學當老師的,他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當上老師,更別說連續當了三十年,於是他提筆記寫這三十年的老師生涯,從早期的在麥基職業技術高中,到後來的史岱文森高中,種種瑣碎,用一種像在說童話故事給小孩聽的口吻,輕緩敘述。
很巧的,我今年暑期打工的任職就是老師,每天忙碌九小時的在學生群中打滾,因為帶的是小二到小六的學生,什麼問題都有,什麼事都要再三提點,每天都有瑣碎問題挑戰自己的耐心上限,尤其是在上美術課跟作文課時,大家的專長就是舉手,一臉無辜的說:「老師,我不會!」接續而來的就是無限的「老師!我不會!」
啊,我好想狠狠揮出我的拳頭啊……卻只能深呼吸,叫自己要沉住氣,持續嘴角上揚。看看書中這麼一段啊,我看得心中好是戚然加深刻點頭啊。
「……他們喜怒無常、肌餓、墜入情網、焦慮、精力充沛、愛提出異議,你無處可逃,他們就和你共處一室。你頭痛、消化不良……他想成為貓王,對你所做的一切毫不感激。……」
是的,我遇到的,當老師的麥考特也遇到了,而他很篤直將感覺寫進書裡,誠如他說的,「有時候學生會告訴你這堂課上得好棒,讓你飄飄欲仙,充滿能量,讓你一路唱歌回家,但有些班的課會讓你上了之後想搭渡輪直驅曼哈頓一去不返。」短短幾句讓我笑了很久,哪個當老師的不會這麼覺得呢?學生們乖的時候像天使,壞的時候馬上變惡魔,總是在氣得要中風前,又被他們逗笑。唉……老師也是很怪的人種啊!
每一個學生都代表著一個家庭,一個形象,一個社會現象,在與老師的一來一往間,透露出他們的價值觀,很深刻的表達了家庭對他們的影響,許多家長只注重成績,不管學生的個性發展,或忽略學生的痛苦,各式各樣的問題都直接的透過學生的口說了出來,麥考特細心記錄,讓這本看似生活點滴的筆記,除了保有輕快青春調性外,也穿插了學生時候獨有的晦澀記憶,被考試與家長勢利的眼神打壓,數不完的比較,誰家的小孩聰明又考了前幾名,誰家的小孩漂亮,誰家的小孩考上了哪間學校,誰家的小孩考上公職的鐵飯碗。
老實說,《夢想教室》這本書沒有什麼高超的筆法,也沒有什麼煽情或高低起伏的情節,但他就是輕輕勾起了記憶裡的殘像。青春很夢幻、很輕狂,卻也有逃避不了的殘酷面相,待青春慢慢的被世故取代,才驚覺青春是那麼的飄忽又迅疾,剎那就消逝在指尖。
像是唱著慢板歌的說著與學生的點滴,慢慢地,慢慢地堆疊……是麥考特在校園中的成長紀實,也是學生們的成長紀實,互補互長,無論是還在讀書的學生,還是已跟學校說再見的人,看這本書時,難免會有一種似曾相似的感覺,不自禁的說著,沒錯,我當初也是這樣;而當老師的人,我的天,在看麥考特形容學生像百變金剛的百式型態,很難不回以會心的一笑,說著,看吧,不只有我這樣,別的老師也有這樣的經歷啊!
因為熟悉,所以微笑,《夢想教室》就是會讓人看了會心一笑的書啊。只是想想每天應付不暇的學生問題,每個學生又總覺得老師無所不能,為學生付出什麼都理所當然,就真的不禁大歎老師難為啊!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08.09.01
?然灰意
文/九凌
現在是大四學生的九凌,因為父親是愛書人,什麼類型的書籍都會涉獵,從文學、科幻、美術到建築都有,「無論我看不看得懂,他總是帶著我一起看,讓我現在不會侷限閱讀特定幾類書籍,而是隨手走巡書廊間取出一本書就能看。」所以長大後耳濡目染養成閱讀習慣,現在偶有寫作,驚覺幼時所看的書的故事,都成為可貴的知識累積,滲透字裡行間,「假若不是父親當初的閱讀習慣,我想我現在不會那麼愛看文字的流動,甚至是動筆寫作了。」
平常她多覽賞耽美於文學小說,如閱讀張悅然、孫梓評及臥斧等人的作品,像孫梓評《男身》以旅行為起點,建構男式愛情的傷合,她為了其中一句「我們想愛,就別無選擇」而久歎不已。但從去年開始陷入推理及詭怪小說的魔坑,狠狠迷上朱川湊人及乙一,像乙一最新作品《ZOO》便承襲他一貫的冷靜筆鋒,遊走於溫暖與殘酷之中,震憾之餘也令人省思;而朱川湊人的《貓頭鷹男》對人性的黑暗面描寫輕淡又突出,讓人看了顫慄難過。
興趣除了看書,還有畫畫及攝影。九凌自小視畫如命,從幼稚園以來的課本都染有畫痕,所以當老師說要檢查課本時總是驚駭非常,但還是止不住她對畫畫的熱愛,她認為能在繪畫中找到自我最澄淨的靈魂。然而健忘又迷糊的個性,也讓她從小到大都在鬧笑話,但或許是傻人有傻福,面對諸多困頓倒也平安度過。她就像個長不大的小孩,相信「愛」可以拯救地球,同時更深信活得平凡就是最幸福的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