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13.03.11
改變飲食思維 健康密不可分
文/編輯部

所以想要健康,就要從改變日常飲食思維開始。有鑑於此,所以小編這次要來介紹讀者一些關於「健康飲食」的書籍,分享各類食物的真相,並且探討食物對身體的影響,瞭解均衡飲食的重要性,一起來為健康把關!
在《2014110568266》(商周)一書中的實驗就證明,兒童的口味訓練始於胎兒階段,嬰幼兒與學齡期的飲食習慣更是決定這個人一輩子未來喜歡吃什麼?討厭吃什麼。所以從小慶生不一定非吃蛋糕不可,獎勵小孩也不一定要用糖果和餅乾,或去麥當勞作為犒賞,更不該把歡樂與垃圾食物連結在一起。為了下一代的健康,現代父母必需運用智慧塑造下一代健康的飲食習慣。例如:只吃少量蔬菜、堅果和魚,就能降低膽固醇;每天攝取益生菌可以維持腸道的清潔……等等,調整飲食習慣之後,就能擁有健康的生活。
其實不只小朋友戒不了垃圾食物,就連大朋友都知道吃零食對健康無益,但就是抗拒不了它的誘惑。故《為什麼一口接一口停不了?揭開零食成癮的真相》(臉譜)一書即在教讀者如何面對零食的誘惑,遠離成癮的威脅。原來大部分的袋裝零食與「神祕天婦羅」(將面紙油炸過後,再灑上少許鹽製成)十分接近,只帶來酥脆口感而已,根本吃不到真正的食物;加上高熱量的脂肪和重口味的調味料,就成了好吃的零食了。真是讓小編愈讀愈害怕,今後還是要少吃零食為佳。
由於今時今日垃圾食物及加工食品充斥,導致愈來愈多年輕人罹患文明病,故約翰.羅彬斯在《約翰‧羅彬斯食物革命最新報告》(聯經)一書提出最新資訊,指引讀者在21世紀該如何飲食,其中包括:是什麼促使肥胖率的升高、黃豆是否健康或有害、關於草飼牛的辯論、垃圾食物對兒童的行銷、我們為什麼眼睜睜看著越來越多的食物被污染、巧克力和咖啡的政治學與健康意涵、基因改造食物的危險和惡夢,以及兒童受到的荷爾蒙破壞(及其與動物性食物的關聯)。另外,還有一部分是探討與我們切身相關的社會現實,亦即有些人的飲食習慣正在危害他們自己的健康。
小編覺得,為了健康著想,每個人都應該更了解關於自己吃些什麼、東西從哪裡來,以及這些東西對你的生活和地球有什麼影響的真相。因為知道的越多,就更能讓自己對於食物的選擇,有更有助於健康的想法。從現在開始,只要改變飲食思維,你的身體,也必定會在你的後半輩子好好對你表達感謝。
*文中圖片,摘自《健康的真相》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