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3.04.26
苦苓《我在離離離島的日子》與自我的寂寥相視
文/葉靜倫(時報出版責任編輯)

早在《苦苓與瓦幸的魔法森林》《苦苓的森林祕語》(時報文化)之前,苦苓在許多人的記憶中就已鮮明。即使沉寂了八年,人們依然記得他寫過的書、主持過的節目、說過的話。那些辛辣譏諷的唇槍舌箭、那些精準幽默的細膩文字。
精準,幽默。這是對一直以來的苦苓最貼切的形容。你會說他的心變得淡泊了,你會說他現在對凡俗奢麗皆無所求,但大自然或許洗盡鉛華,卻洗不盡一個人最根本的構成。他的幽默早已內化到骨子裡,即使開口談植物、談自然、談保育,都可以讓聽者或會心莞爾、或開懷捧腹。甚至,只是見面寒暄、談稿件進度、談新書素材,都可以讓所有人為之著迷。
幽默的背後,實則是對所有人情事物的透徹。唯有洞悉世間荒謬、看盡無常悲歡、感受力敏銳,方能開得出玩笑,拿捏得了分寸。也唯有歷經人生大起大落、飽受過名氣載覆,方知單純一笑的可貴。
苦苓分享快樂的能力,分享輕鬆看待生活的方式。他持續在雪霸國家公園,將熟悉的花草朋友介紹給許多特地去見他的大小朋友;持續在稿紙上,將他人生半百重新活過一次的心境,分享給所有喜愛他文字的人。
新作《我在離離離島的日子》(時報文化),是苦苓繼新型態大自然書寫後,再度開啟的全新創作。不僅是他與孤島的親密對話,也是他與自我的寂寥相視,更是他與讀者的輕柔私語。轉眼十年就要過去,文學家重新執掌文字的秩序變化,讓一座島嶼鮮活紙上。
沒有他,你不會知道如何透過日月星辰,讀懂一座島;不會知道如何透過廢墟、坦克、瓦礫與傳說故事,理解歷史的足跡;你也不會知道如何從涼亭、陶甕、菜園甚至島上的垃圾,窺見遺世獨立的島民生活;你更無法想像,脫離了網路、八卦、新聞和智慧型手機,該如何過日子。
苦苓說,每個人都需要一座島嶼,做你的情人。
情人可以心心念念,無所事事也開心;情人可以驚喜相見,聽風漫步也愜意。愛上一個人,就會無所不用的接近她;愛上一種生活,就會千方百計的去過那樣的日子。東莒的居民不過兩百,土地不足三里,卻擁有山的高偉,海的壯闊,石的奇險,浪的迂迴。當你遠眺無邊大洋、遍數羅列島嶼,當你獨坐涼亭、坐擁萬里海疆,當燈塔的光柱在夜空沉穩移動,海面上點點漁火忽明忽滅,滿天星辰由起而落……那絕對的孤獨與極端的安靜,將為你帶來完全的自由與心靈的潔淨。
每個人都需要一座島嶼情人,只不過,不是每個人在賞海觀星之餘,都寫得出令人動容的文字。去而復返的文學家,在潮汐起落之間寫出對島嶼情人的深情告白,堪稱孤島上最浪漫絕美的自然情書。
*文中苦苓照片,由時報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