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3.05.20

人生無常 命運乖舛 但是我們可以互相愛慕

文/高竹馨(遠流出版社編輯)
赫曼.赫塞的《生命之歌》(Gertrud,原文書名為女主角歌特蘿德的名字)裡面,三個角色各自盤據一種巧妙平衡的分量:在庫恩大量絮絮叨叨的自白下,我們認識了影響他一生最重要的女性:歌特蘿德。此外,還有在庫恩默默無名時就賞識他並鼓勵他繼續創作音樂的好友:海因利希。這兩人在庫恩的眼中,海因利希激動的喜怒跟哀傷無所遁形,歌特蘿德卻一直像是隔了一層薄霧,除了多次提到的暗金色優雅長髮外,看不太出這個角色的多重面貌。就像是許多惘惘少年心目中完美女人的純粹層次——不可褻玩的完美客體,就像愛情一樣。

相當值得細讀的是海因利希.莫德這個角色多重層次的複雜性。看看他首度出場時,庫恩說:「他英俊挺拔,具有黝黑的膚色,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男子,自信的風采中帶有些許嬌寵的神態,看得出來他很受女士們的喜愛」。接下來庫恩還有這段小註腳:
「我瞭解了他為什麼會來找我,為什麼會喜歡我的歌,為什麼會這樣幾近魯莽地闖進我家,為什麼會顯得既羞怯又無禮。他受著苦,內心承受著沉重的痛苦,他寂寞得就像餓得疲弱不堪的豺狼一樣。這位受苦的人嘗試以傲氣與孤獨對抗寂寞的心,卻無法承受。他靜靜地等待著人群,等待著一個友善的眼神與一絲的理解,並且隨時準備好為此縱身而入。我當時是這樣想的。」

赫塞描述一個受人喜愛的名人,這個人對於外界的簇擁其實感到無所適從。看到這裡,我們好像跟著敘述者庫恩的眼光一起就近觀察這個相當自戀的藝術家:「他是一個屬於舞台上的人,喜愛冒險、刺激,我覺得或許因為如此,注定了他可預期的悲劇命運。」庫恩深深受他吸引,卻害怕自己是隨時被需要也隨時可被拋棄的。「我感受到他的需求與痛苦,但是也對他感到害怕,他就像一個自負而殘忍的人,可能會將我消磨殆盡後丟棄。」「我無法擺脫那糾纏不斷的想像:我的後面站著一個要抓住我的人。」庫恩望向海因利希的目光恐怕比望向歌特蘿德的還要複雜苦澀,隨著小說的發展,我們看到海因利希更多的面貌。例如,一向放肆自為的海因利希到歌特蘿德家裡的晚間聚會表現得很拘謹,養狗的海因利希因為歌特蘿德而不養狗了,風流的海因利希因為歌特蘿德而再也沒有跟其他女人往來了……小說的張力在於,一開始我們跟庫恩一樣,覺得歌特蘿德大概將跟眾女子的命運類似,例如庫恩害怕的「被消磨殆盡後丟棄」。沒想到,海因利希也承受同樣巨大的痛苦,小說的最後,庫恩跟他一起欣賞歌特蘿德的畫像,海因利希用歌特蘿德喜歡的花將家裡布置得像她也在家一樣:「『花真是美,』他若有所思地說:『我知道歌特蘿德喜歡花,我也喜歡,只是我沒辦法細心照顧它們。』」這裡我們又看到那種令人同情和心痛的無所適從。

劇烈波動的人物情緒,和每位角色受苦的內心世界,投射出作者對現實世界、人生的看法。赫塞在小說裡提到相當多次「命運」的力量,人生無常,大自然難以捉摸,命運不知會將我們導向何方。所幸人生還有愛情可堪撫慰。

「命運乖舛,人生無常且殘酷,大自然中沒有善良與理性,然而縱使受到偶發事件的玩弄,我們人的心中依舊存在著善良與理性,我們可以比自然堅強,比命運堅強,儘管只是暫時的幾個小時。若必要的話,我們可以接近彼此,以理解的眼神望著對方,可以互相愛慕,成為彼此的慰藉。」

赫塞以這樣的方式曲折地歌頌愛情和人性的溫暖層面,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讀完仍然令人玩味再三。世事難以預料,命運常常是殘酷的,可是我們可以在小說中得到慰藉,在他人的理解中得到慰藉。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