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3.07.05
聽林夕讀林夕的每種時候
文/曾慧雪(遠流出版主編)
這些是音樂人林夕所帶給我們的。
編輯《2018551618078》(遠流)這本書時,收到了林夕老師特別為新書錄的影像,他開朗侃侃而談的模樣,突然勾起我一些回憶。記得第一次在媒體上見到他,是某次在頒獎典禮上他獲獎的畫面,鏡頭中的他有些?腆,甚至有些手足無措地等待主持人將他入圍的一長串歌曲唱名完畢。另外是獲得金針獎那次的談話,他分享一名網友寫來的信:他寫的一首歌,陪伴這位陌生朋友度過憂鬱、將自己從自殺的邊緣拉回來。林夕老師說,只要他寫的歌能讓聽友認識悲傷,了解如何為心靈加溫、從悲傷中走出,他覺得這才是最大最高的榮譽。
頓時領悟,作家林夕帶給讀者的,正是這麼溫暖的愛與關懷。
透過他的散文,我們就像以長鏡頭窺看人生的一切已然。因為離得夠遠,反而更能見到全貌或事情的不同角度,並開始跟著他思考了起來。於是,雖然沒有百分百陽光的勵志話語,可是會在心有陰霾時忍不住找出《2018551390875》(遠流)來讀,因為書裡頭說了:原來你非不快樂,只有你一人未發覺。對生活是否幸福產生疑惑時,翻開《2018551573889》(遠流)尋求些許慰籍,雖然書裡從未給過標準答案。藉由他的眼,我們看見《2018551409591》(遠流)的微妙,並找到瀏覽人世風景的樂趣。
在諸多作品中,《2018500009209》(遠流)是一大驚喜,林夕在詩與非詩之間的自在揮灑,呈現了他感受、想像與領悟的過程,人們也得以一窺他創作豐沛的靈感來源。新作品《都什麼時候了》裡的87篇散文則圍繞著林夕對「萬物萬事皆有時」的體會。「都什麼時候了」是否如人所言,聽了會讓人很有壓迫感,一片大事不好,負面氣場大籠罩?又或是如歌手張惠妹那首歌給人悲情的畫面?
有時,轉個念就會有不同的結局。旁人念一句「都什麼時候了」不一定就是掃興,因為還可能有另一樁好事、更有意義的事在等著;當然,也或許我們戴著自欺欺人的面具不敢卸下,不敢面對這時該做的事……多虧這麼一問,我們才猛然覺醒,不管什麼時候,還是清楚自己最想做什麼,為什麼做什麼比較好。
「都什麼時候了?」久不久給人問一問,是小福份。沒有人來問,自問一下,是大智慧。
*文中林夕照片,由遠流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