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3.09.13
約翰‧葛林 青少年探尋人生旅程的導師
文/溫佩蓉(尖端出版編輯)
積累各式經驗,活躍於各藝文領域的創作者 約翰‧葛林生於1977年,成長於佛羅里達州的奧蘭多,後來前往印第安泉中學就讀,繼而就讀肯尼恩學院。這一段於寄宿學校求學的經驗,便是《尋找阿拉斯加》的創作靈感來源之一。在成為一位作家之前,約翰‧葛林曾參與過編輯工作,例如在他寫作《尋找阿拉斯加》時,曾在雜誌社擔任出版助理以及企劃編輯;他也為《紐約時報》和《書目雜誌》寫過書評,還曾在全國電台「All Things Considered」節目中擔任講評人。
不只用文字改變世界,善用「網路世代」的理想家 約翰‧葛林就如他筆下的角色,是個腦中充滿想法的人。他是個真正屬於「網路世代」的作者,不僅非常樂於在網路上和讀者互動,於2007年時,他和弟弟漢克還在網路上進行一項實驗性計畫。當時,葛林和弟弟漢克停止用文字傳遞訊息,開始透過上傳到YouTube的影音日誌來對話。這些影片衍生出一幫號稱「Nerdfighters」的人,他們為知性主義而戰,意圖減少全世界的糟糕程度(減少糟糕程度的形式有很多種:Nerdfighters曾募集到數十萬美金來對抗發展中國家的貧困狀態;在2010年五月則為了慶祝漢克30歲生日,在全世界種植數千棵樹)。雖然這對兄弟老早就重啟文字傳訊,不過,約翰與漢克仍舊每個禮拜上傳影片到他們的YouTube頻道「vlogbrothers」。他們的影片觀看次數達到2億次以上,他們的頻道也是線上影片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頻道之一。約翰.葛林同樣非常愛用推特,有多達一百二十多萬跟隨者。
備受肯定,每一本創作都備受大獎肯定 約翰‧葛林自2005年以《尋找阿拉斯加》出道開始,陸續出版《多樣的凱薩琳》(暫譯)、《紙上城市》《2018740685423》《2018740763596》(皆由尖端出版)等小說,不僅本本攻佔《紐約時報》排行榜,更獲得普林茲文學獎、愛倫坡獎等多項文學獎的肯定,也曾兩度入圍《洛杉磯時報》圖書獎決選名單,是一位兼具銷量與好口碑的作者。尤其去年出版的《生命中的美好缺憾》,更是讓他的創作生涯來到高峰,《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時代雜誌》等各大媒體紛紛讚揚本書是「2012年最佳書籍」,將小說改編為電影的計劃也持續在進行,預計2014年便能看到這個故事搬上大銀幕。
建構全新世界觀!絕對不能錯過的新世代作家 還不認識這位作者,絕對是你閱讀版圖中的一塊缺憾。更重要的是,哪怕早已遠離青少年的年紀,他的書不僅讓人憶起那段青春時光,也讓人重新思考在忙碌生活中逐漸忘卻的基本人生命題。不論處於人生的何種階段,都能從他的小說中獲得新啟發與感動,才是約翰‧葛林真正令人喜愛與值得推薦的理由。
*文約翰.葛林照片,由尖端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