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企劃
2013.10.07
尋找自己的人生解答──沈方正的故事
文/林宜諄(文字工作者)
沈方正的父母經商,家裡經常大宴小酌,也常有朋友上門打麻將,他從小在麻將間裡當跑堂,幫忙端菸灰缸、水果盤。小學四年級時,沈方正已經可以開十人份的菜單,而且不會重複客人上次吃過的菜色,因為他把媽媽的食譜一頁頁都翻得滾瓜爛熟。這是他早期的閱讀經驗,不知不覺中也培養出服務的專業。
沈方正可說來自書香之家,家中成員各有不同的閱讀喜好。
他的父親從小接受私塾教育,飽讀詩書,自己也作詩,收藏了整套的《史記》等古籍經典;母親喜歡閱讀雜誌,書牆上擺滿了訂閱十多年的《讀者文摘》、皇冠》等月刊;姐姐是文學青年,喜歡閱讀水牛、文星出版社出品的文學和哲學類書籍。耳濡目染下,沈方正從小就愛看書,並養成固定閱讀的習慣。
因此,沈方正上小學後,一到周末假日只做兩件事:如果不是跟著愛爬山的媽媽去郊外走走,就是去逛重慶南路。這時候,他會先在「公園號」喝杯酸梅湯,再到轉角的東方出版社書店看書。
雖然爸媽不給零用錢,但只要是買書,多少錢都會給,所以他把《福爾摩斯探案》和《怪盜亞森羅蘋》等推理小說和《七俠五義》《封神榜》《三國演義》等中國經典文學,通通整套買回家。用問答方式解說自然科學現象的套書《為什麼?》,還刺激沈方正養成「問對問題」的思考習慣。
沒有一天不看書
要管理海內外十家老爺酒店,以及籌備新店的開幕,還得經常演講或接受媒體採訪,沈方正的每日行程可說滿檔。但是再忙,他也要每天讀書。每個早上和夜晚,他各有一段固定的閱讀時光。早上十點半,剛開完會,趁著旅館房務的空檔,他習慣拿本書坐在礁溪老爺大廳吧台附近閱讀,透過整面的落地窗,蘭陽平原的景色一覽無遺,在這近一個小時的時間中,他閱讀需要思考的硬主題書籍。晚上臨睡前再讀一個小時,這是他從小養成的習慣,這時他會進入主題輕鬆的小說世界。
沈方正很自豪的說,打從會看書開始,他沒有一天不看書,因為看書是他最大的興趣和消遣。如果出差,通勤的時間越長,看的書還越多。
以前他的辦公室在中山北路二段,他常常中午不吃飯,跑到台北車站附近書店裡的咖啡廳,點一塊蛋糕,一邊看書、翻雜誌,時間差不多了,就趕快買一本書回公司。短暫的午休時光對他而言,就像放假一樣,即使只翻了幾頁書,回到辦公室又是一個新的開始。
在生活中,沈方正熱情探索各種生活趣味,表現在閱讀上,則是個興趣廣泛的「雜讀者」。
沈方正笑稱自己是「亂讀」,只要勾起他「這可能很好玩」的想法,就會成為他的閱讀目標,而隨著書中提到的人事物或是引述其他書的內容,他的閱讀觸角也四處延伸。這種「連連看」式的閱讀習慣,讓沈方正的閱讀領域不斷向外擴展,因此跟人聊天論地,各種內容信手拈來,而且言之有物。
最近他經常向人推薦漢寶德的《東西建築十講》,因為這本書讓他從認識建築進一步去認識東西方文化。像他去日本京都奈良看東大寺,一般人看廟宇建築,他卻會聯想到中國唐代從日本前來留學的學問僧,為了瞭解他們的生活,他於是去讀井上靖的《天平之甍》,然後進一步讀從唐朝到近代的中國歷史,再對照日本從奈良時代到幕府時代的歷史,甚至去了解佛教對日本的影響。而腦海中也同時思索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沒有可以從唐朝保存到現在的寺廟?」
這讓他試著從文化、建築、歷史、宗教等不同角度來找答案,也因為閱讀,讓原本可能只是單一面向的樂趣,有了時間的縱深和空間的擴展,而變得更豐富而多彩。
做個有選擇的人
沈方正認為,閱讀在未來會越來越重要,進而成為一種對社會潮流的反抗,一種對社會的宣告,表示自己不想成為「me too」(我也是),想擁有自主選擇的權力。當代科幻小說大師雷.布萊伯利(Ray Bradbury)在經典代表作《華氏451度》裡,描述一個「所有書都是禁書」的集權統治世界,消防員的職責是焚書,當火焰燃燒到達華氏451度,所有記錄人類智慧的典籍都將灰飛煙滅,直到其中一位消防員開始質疑讀書是否真的是件危險的壞事,才開始反抗這個世界。
「我要做個有選擇的人,」不願意被媒體和資訊控制的沈方正說,人最寶貴的是獨立思考的能力,而閱讀正可以幫助他保有這能力。
…………………………………………………………………………………
*沈方正現為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曾著有《2014890022873》,書中從「旅館、服務、生活」三個面向,分享「包容、體貼、開放、人性」的服務新價值,邀請你一起感受作者全身充滿服務熱情的能量,與他「非比尋常」的觀察!
【沈方正的私書房】
《生活的藝術》
推薦理由:介紹中國人文思維給西方人閱讀的巨著,七十多年前寫成,今日看來亦復可觀。《萬曆十五年》
推薦理由:從小歷史事件出發寫出一個大歷史觀,精彩絕倫的敘述與觀察。《東西建築十講》
推薦理由:建築在你我生活中處處可看,了解建築,生活樂趣大增,此書是看懂建築很好的法門。《幽夢影》 推薦理由:有工夫讀書謂之福,有力量濟人謂之福,有學問著述謂之福,無是非到耳謂之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