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已經進入今天,你卻還遺留在昨天;當我已經從昨天醒來,你卻還沒入睡。十五個小時時差的距離,我只能待在原地,等你。
《你那邊,幾點?》敷米漿以近乎自我對話的方式,來詮釋。因為是自己說給自己聽,所以,總會在說著曾經的時候,穿插著現在的情緒,不過,那不打緊,閱讀起來非但不會被干擾,還特別的有一種慨然的味道。沒有太過濃烈的悲傷,但,因為它就是這麼淡、這麼淡,卻更容易把這樣的情感,竄進心裡駐藏。
《你那邊,幾點?》敘述的是大學生的故事,故事之中交雜著許多青春的味道:青澀、痴狂、愛與被愛、傷害與被傷、失溫與溫暖……。敷米漿透過文字把大家渴望發生的事,或者經歷過的事,恰如其分的放進了讀者最有感觸的位置。讀著讀著,會感覺「那應該會是我的以後」,或者「那不就是我的以前」。無論前者或後者,都會有不同以及相同的感動。
「沒有人可以抓住另外一個人的。抓不住的時候,要記得那個溫度就好。」而《你那邊,幾點?》剛好,把你把那個溫度,恆溫地,記錄。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08.11.17
書戀
文/深竟
深竟說,因為時常上金石堂網路書店閒逛,所以才發現了「個人化書店」,之後在2005年底,他決定試著把看書的悸動,放到網路上與喜歡閱讀的人分享。而且因為非常喜愛文字,覺得看了一本書,就等於談了一場戀愛,那麼地浪漫,所以,不假思索就將分享跟書談戀愛的地方,取名為「書戀」──是戀書,也是與書本相戀。
目前為國中輔材編輯的他,鎮日與文字為伍。也因為從事這樣與文字相關的工作,所以更懂得文字在成書前的辛苦運作,而更加珍惜每一本書從無到有的成果。對於書的類型幾乎來者不拒,胃口很大。喜歡敷米漿、幾米、朱少麟、杜修蘭、張曼娟,也喜歡古典文學、翻譯小說,甚至工具書之類,只要有時間,每每都可以讀得津津有味。
他覺得大家都把焦點放在國外排行榜上的書,反而較少注意台灣作家,對於這一點,他深覺遺憾。以最近讀過的兩本書來說,他認為敷米漿的《你那邊,幾點?》(麥田)把青春做了最好的描繪,關於愛情、友情著墨得恰到好處,雖然被歸類為網路小說,卻很有質感的把細膩的情感氛圍傳遞著。閱讀過後,心情像被舒服的燙熨,一直留有餘溫;至於龍應台的《目送》(時報文化)則串起了每個世代,寫老、離、牽掛、失落,每一篇散文都非常直接、非常生活化,在《目送》中可以再次觸動華人對於朱自清〈背影〉的感動,也能夠看到許多父母關愛子女的鏡頭,然後,對於她的每一個字裡行間,都不禁的感同深受,不住的點頭。
除了閱讀,深竟也喜歡看電影。每次把自己丟進電影院,就覺得自己展開了一趟旅行,可能經歷奇幻、恐怖、溫馨,也能夠走過很多不曾到過的地方、遇到不同的人物,然後迅速的得到很多想法。「如果閱讀對我而言是求學,那麼看電影就是速成的補習了。兩種型態,都能讓我從很多角度看著生命的一切,與世界做連結。」近來,台灣電影逐漸在國際間崛起,對於這樣的捷報他非常開心,也開始有了更深的冀盼,希望台灣的文字魅力,也能夠震撼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紮根在全世界每一位讀者的心裡。
目前為國中輔材編輯的他,鎮日與文字為伍。也因為從事這樣與文字相關的工作,所以更懂得文字在成書前的辛苦運作,而更加珍惜每一本書從無到有的成果。對於書的類型幾乎來者不拒,胃口很大。喜歡敷米漿、幾米、朱少麟、杜修蘭、張曼娟,也喜歡古典文學、翻譯小說,甚至工具書之類,只要有時間,每每都可以讀得津津有味。
他覺得大家都把焦點放在國外排行榜上的書,反而較少注意台灣作家,對於這一點,他深覺遺憾。以最近讀過的兩本書來說,他認為敷米漿的《你那邊,幾點?》(麥田)把青春做了最好的描繪,關於愛情、友情著墨得恰到好處,雖然被歸類為網路小說,卻很有質感的把細膩的情感氛圍傳遞著。閱讀過後,心情像被舒服的燙熨,一直留有餘溫;至於龍應台的《目送》(時報文化)則串起了每個世代,寫老、離、牽掛、失落,每一篇散文都非常直接、非常生活化,在《目送》中可以再次觸動華人對於朱自清〈背影〉的感動,也能夠看到許多父母關愛子女的鏡頭,然後,對於她的每一個字裡行間,都不禁的感同深受,不住的點頭。
除了閱讀,深竟也喜歡看電影。每次把自己丟進電影院,就覺得自己展開了一趟旅行,可能經歷奇幻、恐怖、溫馨,也能夠走過很多不曾到過的地方、遇到不同的人物,然後迅速的得到很多想法。「如果閱讀對我而言是求學,那麼看電影就是速成的補習了。兩種型態,都能讓我從很多角度看著生命的一切,與世界做連結。」近來,台灣電影逐漸在國際間崛起,對於這樣的捷報他非常開心,也開始有了更深的冀盼,希望台灣的文字魅力,也能夠震撼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紮根在全世界每一位讀者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