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3.11.08
我所看見的日本教改大師──佐藤學11月訪台
文/吳怡文(天下文化主編)
他從學生時代便攻讀教育,之後到學校任教,進而竭盡全力推動「學習共同體」理念,不僅在日本,也遊走各國,到全世界的教室為孩子們的學習活動把脈。然而,一如所有革命都要經過陣痛、掙扎,以及不斷在黑暗中摸索的過度期,佐藤教授所帶領的這場教育革命也非瞬間成功,他從三十三年前開始推動,前後經歷了一千所學校的失敗,直到十五年前,才在濱之鄉小學徹底證明了「學習共同體」的可行性。
2012年,台灣引進了這位教改大師的書,也邀請佐藤教授來台灣進行交流。 佐藤教授所倡導的「學習共同體」主張應讓孩子在探索中培養思考及學習能力,體會學習的快樂及成就,而非一味的著重於成績上的表現。
這個理念很快的便引起廣大迴響,台灣教育界開始積極學習、效仿,不到一年的時間,全國已有約一百所國高中及小學,以創設前導校為目標開始實踐,並得到相當不錯的成效。台灣的教師甚至還組團前往日本取經,希望能夠深入了解「學習共同體」的精華。佐藤教授以一個傳道者的精神,讓台灣的教師認識了一個新的教育理念,也為台灣教育界丟下了一顆震撼彈。11月8日,佐藤教授又再度受邀來台,除了進行演講,也將和台北市的教師展開對談,並參加新北市秀山國小的教學研究會。
不過,台灣只是佐藤教授漫長旅程的其中一站,他從來不以成功帶領一所、十所,或一百所學校為滿足,三十多年來,始終未曾停下探訪學校的腳步。
六十二歲的佐藤教授現在依舊持續每週造訪兩到三所學校,與孩子及教師協力合作,挑戰從學校內部出發的改革,企圖找出符合學校性格的改革道路。2009至2012年,佐藤老師親筆寫下他多年來造訪學校的見聞和心得,集結成《2015270034929》(天下文化)一書。
在書中,我們可以隨著佐藤教授的足跡,窺探日本、中國、韓國、東南亞、美國、歐洲的國、高中和小學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學校教師為實踐「學習共同體」所做的努力。這些故事不僅說明了學習的力量,也讓我們看到世界未來的希望。
樸實的文字中,流露出一股強韌而堅定的信念,這股信念不僅是學習共同體的真實印記,也給所有想為孩子找尋幸福的教師一個莫大的鼓勵——只要踏實勤懇的去做,總有一天,所有的心血都將開花結果。
在台灣的學術界和政府單位,多的是只憑臆測和研究數據,就大筆一揮,為所有莘莘學子訂下各種奇怪制度的盲目學究,但佐藤教授選擇在教學之餘,親自走進每一間教室,用他的眼、他的心來觀察、感受每一間教室的氣氛,徹底了解每個地區和學校面臨的困境後,再幫老師找出問題,協助老師成長為專家,也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學習的機會,徹底實現學校中的民主主義。
學校改革是一場漫長而艱辛的革命,但它所撒下的種子,卻足以長成一棵枝繁葉茂,讓所有孩子和教師有所依歸的大樹,一如佐藤教授三十多年來的堅持與努力,終有一天,也將轉化成所有孩子充滿希望的未來。
*文中佐藤學照片,由天下文化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