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續了第一集《進擊的殭屍:ZOM-B(1)》的故事,小B清醒過來後, 發現自己不一樣了,她變成一個殭屍。殭屍不是都應該沒有意識,可是小B卻有意識。她也記得她如何害死了朋友,及最後她又是如何被變成殭屍的好友殺死。
原來殭屍中有少數的人會恢復意識, 小B就是其中一個,這群人也被稱作「復活人」。但復活人並沒有因此好過一點,復活人還是需要吃人類的大腦才能維持意識。人類怕他們,殭屍也可能會攻擊他們,成了二面都不討好的存在。
在她失去意識的幾個月間被抓到一個地底實驗室,實驗室專門拿殭屍來做實驗。這群人類科學家打著人類優越性的旗幟,玩弄殭屍及復活人。小B還記得生前因為種族優越意識害死了朋友,這下她不想聽命他們。但不聽話就沒有腦可以吃, 隨時準備跟自己僅存的些微人性說再見。而當初他所喜愛的柏克老師出現了,柏克老師竟也是科學家的一員。當初柏克老師說:「世界上有很多黑心惡劣的王八蛋。重點在於對你的言行負責,請記著,你可能就是最黑心、最惡劣的王八蛋,所以請你用自己的肩膀擔起責任。」小B真的感到很不齒。到底老師是為了人類種族延續?還是也是個最黑心最惡劣的王八蛋呢?
第一集對於種族問題,來自膚色與人種。但在小B成為殭屍後,種族問題一下跨越了物種。在人、復活人與殭屍之間,三方存在嚴肅的種族存續問題。為了種族存續而殺死對方, 是否就不需要尊重,可以玩弄呢。故事中提到納粹在執行那些恐怖的種族滅絕及活體實驗時,一定有很多共犯在心理上是反對卻仍然去執行的。這樣的共犯結構讓施暴者失去了反省的機會,也讓他們成了助紂為虐的幫凶。我們總是批判納粹的罪行, 但如果換了一個物種,我們是否仍用相同的標準呢?小B做出的選擇是一個要付出生命代價的選擇,捍衛殭屍的權利,相信是極少的人會選擇的路。
當然,畢竟是恐怖小說嘛!故事的緊張情節也是不可或缺的。血腥也是多少必要的,作者對於血腥程度掌握的很好,不只是大量"灑人血"的那種美式風格,更著重人性及殭屍性,增加了作品本身的深度。
向達倫筆下的殭屍混合了殭屍與部分吸血鬼的特性。小B也有一些像刀鋒戰士 Daywalker 的特性。第一集與第二集出現謎一樣的小丑與哨音殭屍控制者,到底是敵是友;而小B需要人腦,她到底是to Eat or not to Eat。國外已經出到第五集了,好期待中文版快出來喲!!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13.11.15
March’s Life Show
文/March
小的時候,我是個功課普普又不愛看書的孩子。雖然哥哥、姊姊都很愛看書,但絲毫提不起我的興趣。入伍,是人生一個重要的轉捩點,至少是閱讀的轉捩點。一入伍就立下要在二年內看完一百本書的目標。書中能拿到的書並不多,所以不分種類,狼吞虎嚥的讀,二年過去了,還真的讀完一百本。但對於平常不讀書的我,這麼快的速度在零碎的時間讀完就是囫圇吞棗。還記得曾經讀一本《黃禍》,看了2/3才發現是一本小說。
那段瘋狂歷程雖然沒讀進太多的東西,卻養成了閱讀的習慣,練就快速抓重點的自創速讀。進入職場,速讀對工作很有幫助,間接讓能力逐漸提升。之後開始讀小說、散文,發現囫圇吞棗無法享受閱讀樂趣太多,就把看書的速度愈調愈慢,直到能享受那種書中自有黃金屋之樂趣,現在每天都離不開書了!
小說、散文、詩集,我都來者不拒,。古典文學最愛的是《三國演義》,是我重覆看最多次的書。最近愛上了蕾秋.喬伊斯的《一個人的朝聖》。在享受閱讀中,每一本書都好像是樂透,有的不好看(銘謝惠顧),有的小獎,有的大獎。後來參加試讀活動,意外地收到各出版社精挑細選的好書,讓我離書又更近了!
當然我的生活不是只有看書,打打電動,和家人窩在一起不管做什麼都好,都是讓我好心情破表的幸福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