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3.11.21

夢想德國.皮爾斯夫人夢想

文/高煜婷(柿子文化編輯)
有些故事和風景,一旦讀了,就會有深深的觸動,就算它看起來似乎是那麼平實,皮爾斯夫人的《夢想德國》正充滿著這樣的魅力,2013年11月6日終於有機會與她面對面,我於是忍不住想:或許,這樣的感覺是來自於那一段段腳踏實地的生命體驗……

從電視節目企劃製作、廣播節目主持人、身心靈工作者、旅遊雜誌記者、駐德國特派記者……雙腳踩著高跟鞋的幹練OL、喜愛自助旅行的吉普賽女郎,到遠嫁德國變身當人妻、人母,書寫在地的生活哲學、人文觀察以及生命觀驗,我們可以從字裡行間看得出皮爾斯夫人對日耳曼樂活的喜愛和認同。

比方說,這次回臺,剛好遇上臺灣大統食用油、瘦肉精等食安問題掀起的風暴,皮爾斯夫人也分享了許多德國政府、民間相關單位如何為消費者做到更多的把關:德國聯邦消費者保護與食品安全局(BVL)注重生產到消費過程的各項環節的安全記錄和控管;德國商品檢驗基金會(Stiftung Warentest)及生態檢驗雜誌(Oko-Test)會對各項產品做檢驗,並標示出認證「很好」(sehr gut)或是「好」(gut)的紅白顏色標章,能讓消費者在短時間內對商品產生基本信賴度,「德國人民族性的嚴厲完美又怕死,常是看到檢驗結果良好大大方方願意掏出腰包,也不輕易相信廣告的誇張不實。」

分享完德國在食安議題上的嚴謹,皮爾斯夫人對臺灣也抱著頗為樂觀的態度。「一一浮現的食安問題使得人心慌慌,表面上看來是貪心惡商的不肖行為,但從另一層面來看,臺灣正透過這樣議題,開始面對食安把關機制的新突破,消費者自我權益意識的再度覺醒,每一次發生在生活周遭的黑暗事件,都在推促著政府要為百姓人民生命安全制訂出更完善的機制。」

不過,在能以平靜、客觀的胸懷擁抱日耳曼、進而寫出《夢想德國》並回頭關懷臺灣及許多大自然環境議題前,皮爾斯夫人其實狼狽地掙扎過。「異鄉生活有苦有樂,當媽第二年時,我曾在黑暗邊緣掙扎很久,無法隨意發展工作的焦慮一直纏繞著我,認同感一點一點地在遠離自己……我經驗到前所未有的自我瓦解,覺得自己好像失去一切。」她說,「記得有一陣子,每天做完家事、再去上德語課,周而復始的生活讓我非常焦慮,二○○九年歷經生命的不順遂,終於推著我去正視內心的焦慮感。」

恩典的誕生,是她療癒自我的一大機會,她花更多時間跟孩子相處、學習,而不只是生下孩子,把自己舊有的觀念灌到孩子身上。「對我和恩典來說,我們彼此遠超越母親教養孩子的關係,更多時候,是他來教導我,甚至向我示現:『什麼是生命的天真與信任,以及如何無懼的活?』」在這樣的過程中,她學到不給自己太大壓力,允許自己去經歷除了媽媽角色外,內在渴望與指引要我們去體驗地自我成長,並在家庭與自己之間找到平衡,「不同階段都可以隨著需求分配一下比例,調整什麼需要多花時間,什麼可以少一些,同時也問問自己關於所選擇的生活方式,是否能讓自己心裡有平安的感覺。」

在德國學習過生活的點滴,深深衝擊著皮爾斯夫人的內在,透過遠離臺灣,她再度勇敢地走向自己,而新生的皮爾斯夫人寫下了《夢想德國》。這是一本書可以喚醒更多人回歸過生活、回歸家庭與大自然的書,希望藉由她的德國經驗,每個人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我的德國書寫是從我生活經驗觀察出發,不同的人就會寫出不同的『夢想德國』……重要的是,其中的價值和體會,需要讀者去辨識或體驗,所以看書的人必須自我對話,探索哪些東西想嘗試、哪些東西對自己是可能的,看清自己的可以與不可以、可能與不可能,若能如此,應該是這本書帶給大家最棒的回饋吧!」

《夢想德國》之後,皮爾斯夫人期許自己能盡心享受生活的各種角色,當自己、當媽、當老婆,做自己有感動的事,在家裡注入更多創意與靈感、美與靜心……此外,落腳德國的她,心依舊牽繫著家鄉臺灣,她希望自己在家庭工作生活之餘,能一塊與「臺灣老樹媽媽」這些年構思即將要建立的臺灣老樹公園盡一份心力,「關心自然無國界,祈願有更多人加入守護老樹的行列。」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