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3.12.13

米果暢談13年不上班卻沒餓死的祕密

文/張家綺(大田出版編輯)
當大家都在討論22K起薪的同時,因〈不結婚是神經病你現在才知道!〉〈日本8.9震災教我們的事〉等文章在網路上造成瘋狂轉載的知名作者米果,早在13年前,就已經決定從百萬年薪管理職位離開,展開看似自由卻有貧窮危機的不上班人生。

在為新書與文字工作者史丹利對談的過程中,她曾告訴我們:「由於才離開上一份工作,都還沒理清接下來的方向,只好先接案讓自己有事情做。」沒想到,過去因曾待過出版業,使她能獲得穩定的外稿案源,也因敏銳的觀察力及犀利的文筆,後來得到不少的雜誌、報紙等的媒體專欄邀請,轉眼已經是13年不上班的資深員工。她也在今年,將這13年沒餓死祕密公諸於世,分享給讀者朋友知道。

還沒成為自由工作者之前,米果就有投資理財的習慣,除了長期投資海外基金,她也在書中提到:「靠文字過活的人,必須知道從來沒有『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回事。」並提醒起碼要備妥三個月可以養活自己的基本存款,因為,每件靠文字計價的酬勞,平均在三個月之後才能入帳,倘若沒有存款支撐,生活會很辛苦。另外,三餐自己張羅、不租工作室、不到咖啡館寫稿、不輕易搭「小黃」,都是她可以「沒餓死」的撇步。

不僅懂得開源節流,米果還是個「朝型人」。即使不用趕著出門上班,還是盡量在八點鐘之前起床,遇到夏天則更早,不到六點半,就自然甦醒。她曾以爽朗的口吻告訴我們:「如果有日本棒球比賽轉播,那我會更早起床。」起床後,她就開始準備早餐,處理雜事,然後寫稿。依照她的作息,大概傍晚六點鐘過後,腦袋呈現停滯狀態,僅僅維持基本的電力而已。最常從事的活動就是躺在沙發上面看棒球轉播、看日劇、讀小說。基於對自己的了解,她盡量會在傍晚前完成工作進度。絕對不拖稿,也是她多年來的品質保證。

大田出版在《13年不上班卻沒餓死的秘密》中也訪問了不少資深不上班族,如資歷相當豐富的日文譯者王蘊潔,也建議大家:「若有心想要成為自由工作者,可先採取兼職的方式,確保經濟來源、累積相關經驗、建立人脈及與委託人的合作默契,且在正職、兼職兩頭燒的狀況下,也更能確定自己是否想成為『不上班族』的決心。」除了王蘊潔之外,本書也收錄音樂人米拉拉、主持人潘月琪、理財達人蔡馬克,及「資淺不上班族」的平面設計師許晉維程等五位,成為自由工作者的心路歷程,無論是所付出的努力、得到的成就感,還是必須面對的不安……

也許讀者們會好奇,米果已清楚且具體公開不餓死的祕密,為何還要採訪這麼多「不上班族」,呢?但我們認為,自由工作者的類型很多,希望能以「特別加映」的方式,帶出更多在不同領域的「不上班族」,給讀者有更豐富的參考。有趣的是,在協助編輯這本書之前,總編輯告訴我:「這本書表面是在講自由工作者,但事實上,我更想說的是工作態度。」即使今天米果或另外五位,是每天上下班打卡的上班族,他們認真、負責,及對工作的熱情,也絕對是職場上傑出的一群。

這裡的篇幅實在有限,雖然話匣子被打開了想繼續說下去……只好容我說一句:「想知道米果及其他『不上班族』沒餓死的祕密,請各位自行到書店解謎吧!」

*文中米果照片,由大田出版提供。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