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3.12.24
2013年度最「毒害身心」的末日小說
文/陳宗琛(鸚鵡螺文化總編輯)
在台灣出版圈子裏,即使是剛出道的編輯都具備一個基本常識:「科幻是票房毒藥」,因為存活率大概只有千分之一。而今年夏天,書店裏出現了一本書名讓人完全猜不透的《羊毛記》,而更令人猜不透的是,這本科幻小說竟然連續幾個月蟬聯各大書店的排行榜第一名。
這段期間,在讀者群中引發最多討論的,是這本書的封面。國外的封面都比較科技或者末日感,台版的封面卻是透著神祕光暈的綠色叢林。我想,讀者看過書之後,應該會明白這個封面設計的涵義。故事真正的主體,並不是在地面上,而是在地底下,一個三十歲的年輕女性,孤零零地面對暗藏凶險危機四伏的環境。封面上,幽暗的光影,神祕深邃帶點叢林蠻荒氣息的場景,還有一個相對渺小孤單的女性身影,我試圖運用這種意象,傳達故事的主題和情境。
另一方面,這個封面設計也夾雜著一點我對電影場景的想像,讀完故事,我立刻就明白,為什麼大導演雷利‧史考特會奪下《羊毛記》的電影版權。《羊毛記》裏描寫的地堡,實在像極了電影「異形」裏那艘外星太空船,一個密閉的世界,完全猜不透下一秒鐘那個極度駭人的怪物會從哪個角落冒出來,每一秒都令你的情緒緊繃到極點。當然,《羊毛記》裏面並沒有外星怪物,不過卻有更可怕的東西:空氣和水。這兩種生存不可或缺的東西,竟然變得如此致命,而且可以用文字描寫得如此驚心動魄,這種功力堪稱一絕。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初我會毫不遲疑的簽下版權,決定「冒險」出版這本科幻小說。
沒想到,票房毒藥竟然供不應求。
這段期間,在讀者群中引發最多討論的,是這本書的封面。國外的封面都比較科技或者末日感,台版的封面卻是透著神祕光暈的綠色叢林。我想,讀者看過書之後,應該會明白這個封面設計的涵義。故事真正的主體,並不是在地面上,而是在地底下,一個三十歲的年輕女性,孤零零地面對暗藏凶險危機四伏的環境。封面上,幽暗的光影,神祕深邃帶點叢林蠻荒氣息的場景,還有一個相對渺小孤單的女性身影,我試圖運用這種意象,傳達故事的主題和情境。
另一方面,這個封面設計也夾雜著一點我對電影場景的想像,讀完故事,我立刻就明白,為什麼大導演雷利‧史考特會奪下《羊毛記》的電影版權。《羊毛記》裏描寫的地堡,實在像極了電影「異形」裏那艘外星太空船,一個密閉的世界,完全猜不透下一秒鐘那個極度駭人的怪物會從哪個角落冒出來,每一秒都令你的情緒緊繃到極點。當然,《羊毛記》裏面並沒有外星怪物,不過卻有更可怕的東西:空氣和水。這兩種生存不可或缺的東西,竟然變得如此致命,而且可以用文字描寫得如此驚心動魄,這種功力堪稱一絕。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初我會毫不遲疑的簽下版權,決定「冒險」出版這本科幻小說。
沒想到,票房毒藥竟然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