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14.02.17

視覺文學──「紙上電影」般的閱讀體驗

文/編輯部
近年來,由於《深夜食堂》《神之?》等作品暢銷,而且購買族群明顯和過去大家印象中的「漫畫迷/宅文化」有所區隔,因此許多出版社紛紛投入這個新的出版領域──「視覺文學(Graphic Novel)」,例如:臉譜文化於2014年新開闢「PaperFilm」書系,目前出版了《2018611097058》《2018850041263》等書,期望為讀者帶來如「紙上電影」般的文學閱讀體驗。

視覺文學是近三十年來國際上興起的新文類。1980年代,美國重要作家如Art Spiegelman等人脫離主流漫畫風格帶起獨立漫畫新浪潮。2000年前後,新世代作者接棒陸續創造叫好叫座的代表作,跳脫漫畫族群帶動主流閱讀市場,並在世界出版業界不景氣之下逆勢成長。

視覺文學和傳統漫畫迷喜歡的作品其實很不一樣,他們在書籍設計與行銷包裝上都不那麼像漫畫,甚至根本不在漫畫通路流通。一般來說,這些視覺文學作品有著你所關心的主題,具有普遍性情感或特殊體驗張力能夠引起你的共鳴,並各自有著不同的獨特風格和個性,翻轉、打破你對圖文作品=漫畫或繪本的既有分類認知。其內容包含了大量報導、時事議題、傳記、回憶錄、隨筆、遊記等,國外許多出版品甚至改編為電影作品獲得影展大獎、改編為舞台劇在百老匯上映、作為校園指定教材……

例如《我很好》,紀錄了日本都市高中生的生活樣貌。透過岡崎京子清新洗鍊的畫風、紮實而流暢的劇情架構安排,角色關係的錯綜巧妙地在此清晰呈現。加上作者大膽的提問、反思與富哲學性的詩意描寫,讓此作品遠超越坊間其他通俗流行的泛泛之作,除公認為岡崎京子本人生涯最高傑作之外,也是日本漫畫躋身文學成就高度的指標性作品,廣為讀者、學界、評論家等所稱頌研究。

又例如《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限制級)》,作者是法國漫畫家茱莉.馬侯,故事描述十五歲的少女阿黛兒情竇初開,卻因同儕壓力,壓抑著喜歡同性的慾望。直到遇上藍色頭髮的艾瑪,她的世界徹底改變……書中對所謂的偏見,以及對偏見的偏見,都用一種包容的溫柔方式去呈現,輕輕淡淡,卻能直擊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改編電影於坎城影展獲得最高榮譽金棕櫚獎後,一路橫掃全球影展大獎,獲得導演史蒂芬‧史匹柏讚譽為「本世紀最偉大的愛情故事」。

當我們站在全球的高度俯瞰所有的視覺文學作品,會看到許多大相逕庭的表現形式和故事深度,它可以通俗、可以藝術、可以實驗、可以娛樂,針對不同的年齡族群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內容表現。而這些作品的讀者群主要是成人,而非我們傳統印象中的兒童青少年。根據眾多歐陸出版社的說法,很多人不看comic(美式漫畫),但是現在會讀Graphic Novel,帶著一種很潮的流行感。你,跟上潮流了嗎?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