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4.02.24
請在說不出的故事中,聽懂自己
文/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靈療癒書籍作家)

本書作者格羅茲是英國心理分析治療師,自然他筆下的故事,個個都能透過格羅茲洞察人心的卓越專業能力,聆聽出個案故事中所深藏,且很難向外人表露的真實;這真實可能是有一顆傷透的心、一段難以告別的情感、一個無法被承認的關係、一種難以承受的罪惡感、一個必須要迴避的感覺或想法……
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過程,若只是聚焦在表面行為問題的解決,是過於淺薄與簡化地看待人心的複雜度與生命的豐厚度。
為什麼心理諮商的歷程,治療師需要長時間並規律地在諮商室中聆聽當事人?那是因為人的外表行為如果缺乏生命脈絡的理解、缺乏內心深入探索、缺乏早年生命經驗故事的聆聽的話,我們就無法看懂與聽懂一個人所謂的行為問題的底層,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心理癥結與存在的未竟情感,或未正視的關係失落。
身為心理工作者,我在心理諮商的經驗中,和格羅茲的體會與心得有許多共鳴之處──我們都努力著聽懂當事人的生命故事中,難以被外人了解的生命邏輯。即使這生命邏輯的外在表現上是外人很難明白與認同的,甚至不認為是重要的,都有其重要的意義在其中。
如果我們對人的內心世界有一定程度了解,就會明白人的過往經驗,是影響我們現在生命很重要的一部分。而過去的創傷,或難以面對及接受的經歷,會讓我們的心靈帶著無法療癒的受傷狀態,一路走過來,影響自己的身心,也影響人際關係。我們的外表行為其實是內心受傷狀態的外顯症狀。當我們持續漠視時,就是放棄關照心靈傷口的機會,也持續否認生命的受傷,而無法給自己一個真實的機會改變生命的恐懼、焦慮、哀傷、憤恨與不幸的感受,還有那些窒礙難行的生命景況。
就如格羅茲所言,許多人都希望不要付出什麼代價、什麼努力、什麼變化,改變最好就能自然發生。然而,這是不可能的。如果我們要讓生命景況有變化,我們就需要付出一些代價,和努力投入的過程,來讓改變發生。如果我們不願意提及過往,不願意表露早年經驗,也不願意透過心理專業的協助讓自己有機會深入進自己的內心世界,我們就無法透過談話、聆聽、探索、理解的歷程,來聽懂自己。
沒有機會聽懂自己,就無法鬆動與釋放那個被我們囚禁而困在過去時空的自己。那個自己因為被誤解、被排擠、被傷害、被虐待、被遺棄、被羞辱、被忽視,而經歷震驚、無助、哀慟與不明就裡的挫敗等痛苦感受。在那些時空中,沒有一個人存在,能看見、聽見,看懂、聽懂我們的遭遇與經驗,於是,我們以偏頗或失真的角度解讀那些傷害的發生可能來自於自己的愚蠢、自私、無能、脆弱、不夠好,而大加撻伐自己、譴責自己、懲罰自己,甚至把自己的生命視為一場永無止盡的災難。這些總總,都源自於不理解自己生命的脈絡與故事的意義。也源自於周圍他人始終無法真正聽懂,無法理解生命真正想傳達的內在情感與需要。
如果你真的有意願善待生命,真的有意願成為一個理解生命的人,那麼,你需要能夠好好聆聽他人在生命中,那些說不出的故事,並且試著體會在難以開口說出的故事中,最渴望被聽見、被聽懂的心聲。不論是陪伴他人的生命,還是對待自己的生命,都需如此。
我特別要推薦這一本書給助人工作者。身為助人者的伙伴,可以好好學習敏銳聆聽生命之道,連結生命經驗的整體脈絡,探尋與洞察出故事在當事人心中的意義。
對於非助人者來說,這本書猶如精采的推理小說,讓人可以從這些故事中,了解人心,體會每個故事都有一個傷痛或失落在其中。同時也可能從中看見自己的成長經驗,瞥見自己生命的未竟議題,藉此探索與進一步理解自己。
不只如此。本書字裡行間蘊藏了格羅茲對於人心、人性、人生洞察的智慧之語,不要錯過本書,對任何人來說,它都會為你開啟看懂生命的心靈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