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14.03.03
把書法視為美感教育的一個途徑吧!
文/編輯部

日前著名建築師暨建築學者漢寶德參與台積電青年書法大賞的評審,看了高中學生在書法上的優越表現,有很多感想,因而在媒體發表「書法教育,何妨來硬的!」一文。他在文章中提到,近十年來,我們的學校教育太忽略美感教育,而傳統書法可做為推動美感教育的基礎。
在中國傳統社會,識字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寫字,以便記憶,同時學習用文字為傳達工具。寫字,除了正確之外,要寫得端正、美觀,所以才有書法這門課。中國的讀書人經由書法得到的美感訓練是很紮實的,所以書法才被稱為中國的第一藝術。「如果在中、小學課程中恢復書法的地位,可否發揮美育的作用?若然,豈不是免除了為新美育課程傷腦筋,同時又可以復興傳統藝術,因此而一舉兩得,皆大歡喜嗎?」漢寶德如此表示。
「城市詩人」、知名書法家侯吉諒也在《紙上太極》(木馬文化)書中也提到,「如果不能心跳正常、呼吸平緩,手指穩定,根本不可能寫好書法,不能寫好書法又要硬寫,難免寫得心浮氣燥,越寫越糟,越寫越糟就越心浮氣燥。」「寫字之前,要泡筆、要整理毛筆、磨墨、準備紙張、字帖,這些過程影響後面寫字的效果,這樣才可以讓一個人進入準備寫字的身心狀態。學書法不能只學寫字的技術,還要學習如何使書法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所謂色聲香味觸法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以及觀念想法,都在書法的潤澤當中,而後書法必能成為生活中的美的享受。」可見學習書法除了可以增進生活美學,更可以修心養性、培養專注力呢!
但是很多人想學書法,卻始終踏不出第一步,或是千頭萬緒不知從何開始。沒關係,那就從如何看懂書法開始吧!侯吉諒老師在《如何看懂書法》(典藏)中,用深入淺出的文字,搭配豐富的書法作品,精準又簡單有力的呈現,讓你可以輕鬆地欣賞書法美學況味、文學趣味與歷史情懷,不但讀之有味,更在品讀過程間,自然而然細細參悟蘊含於書法的精妙奧義,快速理解書法之美。
書法家董陽孜曾表示,書法是台灣文化一部分,應讓兒童用書法培養耐心和專注力。
日本一直將書法教育列為必修;中國大陸因為文革中斷了四十多年,現在也恢復;台灣也應儘快大力推動書法教育,把書法視為美感教育的一個途徑,這樣不出幾年,年輕一代都能寫出令人悅目的字跡,對於美的眼界也會大為提升!
*文中圖片,出自《紙上太極:生活中的書法美學》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