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4.03.13
充滿人情的地域書寫──《柏林繼續叛逆》
文/曾敏英(健行文化副總編輯)
二O一一年,作者出版了《叛逆柏林》一書。《叛逆柏林》聚焦柏林的歷史傷痕與頑逆本質,從真實的小人物故事,以文字與攝影作品建構散文的柏林。
這兩年來,他數次在柏林巧遇讀者,因為他的文字讓他們決定來體驗叛逆。二O一二年初夏的柏林文化嘉年華,一位讀者拿著作者的書在人群中認出他,他說:「我剛來柏林,想不到就遇見你。你的書,讓我決定放下台灣的一切,來柏林。」他是個被父母安排生命大小細節的大男生,閱讀與勇氣摩擦生熱,他毅然決定離開被指派的人生,來柏林。二O一三年初夏,作者在柏林的日本餐廳,再度巧遇這位讀者。一年前,他軀體緊繃,笑容微弱。此刻,他留了一臉鬍子,肩膀鬆弛,眼神自信。他說,馬上要回台灣了,想不到又相遇。作者感受到他的故事能量,回家的路,勇氣導航。
那晚,他決定,繼續以書的規模,寫柏林。
所有的叛逆故事,都以人文風景為中心。他想要書寫生死議題、文學漫步、歷史傷口、建築地景、次文化抗爭、性別議題、都更風波、社會救助、教育改革、藝術光譜、多元族裔、劇場嘶吼。以散文書寫,質問反抗之後的餘波盪漾。這絕對不是一本教旅客去哪裡喝下午茶或者購物的指南,而是充滿人情的地域書寫,不是按圖索驥、拍照上傳臉書留念便可遺忘的觀光覽勝。
叛逆未完,書寫繼續。文學不是好萊塢,續集不是為了吸金,而是持續探索,注視劇變。
這兩年來,他數次在柏林巧遇讀者,因為他的文字讓他們決定來體驗叛逆。二O一二年初夏的柏林文化嘉年華,一位讀者拿著作者的書在人群中認出他,他說:「我剛來柏林,想不到就遇見你。你的書,讓我決定放下台灣的一切,來柏林。」他是個被父母安排生命大小細節的大男生,閱讀與勇氣摩擦生熱,他毅然決定離開被指派的人生,來柏林。二O一三年初夏,作者在柏林的日本餐廳,再度巧遇這位讀者。一年前,他軀體緊繃,笑容微弱。此刻,他留了一臉鬍子,肩膀鬆弛,眼神自信。他說,馬上要回台灣了,想不到又相遇。作者感受到他的故事能量,回家的路,勇氣導航。
那晚,他決定,繼續以書的規模,寫柏林。
所有的叛逆故事,都以人文風景為中心。他想要書寫生死議題、文學漫步、歷史傷口、建築地景、次文化抗爭、性別議題、都更風波、社會救助、教育改革、藝術光譜、多元族裔、劇場嘶吼。以散文書寫,質問反抗之後的餘波盪漾。這絕對不是一本教旅客去哪裡喝下午茶或者購物的指南,而是充滿人情的地域書寫,不是按圖索驥、拍照上傳臉書留念便可遺忘的觀光覽勝。
叛逆未完,書寫繼續。文學不是好萊塢,續集不是為了吸金,而是持續探索,注視劇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