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4.03.24
最真實的日本近現代史
文/梅心怡(聯經出版社編輯)
這幾年電視上播出的大河劇,讓台灣讀者也開始對?本龍馬、新選組、薩摩藩長州藩,以及明治維新中的幾位重要人士漸漸熟悉起來。不過,熱血沸騰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往往會模糊了歷史焦點,因此,作者小島毅不深究每個人物、每場事件,而是著重思想文化脈絡的寫法,更能直接告訴讀者:當時的日本人到底在想什麼。
很多人討論到二戰或殖民問題時會提出問題:「日本人為什麼不針對戰爭道歉?」每次靖國神社的新聞一出來,不少人就會對日本拒不承認戰爭責任的態度感到生氣。但是,並非所有日本人皆以政治立場看待過去的歷史,身為東大教授的小島毅,擔心讀高中的女兒未能從課本中了解近現代日本是如何形成的,也不知道亞洲鄰國如何看待日本,因此以真誠、反省、理性的口吻,向女兒娓娓道來這段複雜難解的過去。書中將司馬遼太郎的《?上之雲》視為塑造「明治光榮神話」的一環,將「日俄戰爭是為了保衛日本不受俄國侵擾」視為推卸戰爭責任的藉口,更反駁「老百姓也是受害者,參加二戰是被政府騙了」的論點,從史實分析常民對國家神道的建構的責任。
這本書令人感動之處在於,作者不但正視過去的歷史過錯,還誠懇地提出許多問題,希望讀者能自己思考、判斷,不將每個歷史事件視為單獨存在的史料,而是環環相扣互相影響的歷史洪流。歷史應該是讓讀者正視過去、反思未來的工具,如同作者所言:「不管是多麼不好的事情,只要那是事實,作為大人的我們,就有義務毫不隱瞞地讓你們知道。請好好地認識周遭的國家是如何看日本這個國家的,然後再以日本人的身分,開始你們的將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