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4.06.13
韓良露:站在文化小露台上回味台北
文/許悔之(有鹿文化總編輯)

2005年之後就再也沒出過新書的韓良露,事實上並未從文化前線撤退。過去這些年,她以藝文社會企業方式介入,推廣、舉辦文化活動,用多元、獨特、創新且深入的方式重新詮釋在地文化。她就像是個「自媒體」,透過各種管道,向四處散發文化的光與熱。
沉潛多年,這一次她決定重拾作者身分,用紙筆告訴讀者,除了在不同的文化場域遊走、奉獻之外,她對於台北、對於台灣,對於世界的所思所感,一口氣推出兩本新作《台北回味》以及《文化小露台》(皆為有鹿文化),讓讀者在冊頁之間,看到她更純粹的文化底蘊。
說起台北,韓良露總是眼睛一亮,話匣子一開就不停。她自嘲國族的不幸,造就了她的幸運。江蘇來台的父親,以及台南出身的母系家族,在飲食文化上迥然不同,甚至扞格不入,但韓良露卻成功整合味覺的「雙聲帶」(甚至到後來的多聲帶),並善用味覺的語言天賦,以「說食人」之姿,用熱騰騰的食物,取代冷冰冰的歷史、地理描述,連結族群、記憶,探究城市的身世。
「食物是文化的釣竿,」韓良露說,「我的這支釣竿,可能以蚵仔麵線,或是以麻辣火鍋當釣餌,但其實想釣起來的,無非是整代人對於政治、經濟、文化、族群的回味與回憶。說到底,就是想說城市的故事。」在《台北回味》中,一個個味覺的故事,彷彿開啟腦中深藏已久的youtube頻道,隨播隨放,把「天龍國」說得有滋有味。
除了是大家印象中的生活家、台北達人外,韓良露其實有更多對人、人間的貼身觀察與闊遠想像。她是快樂的生活家,但她更是睿智的生活家。她從台灣走出去,再反身看望自己的故鄉,把心有所感化成精采篇章,從吞一口花香到日本之魂,從一次飲膳到城市品味,從旅遊踏查到歐洲精神,從一隻舞作到崑曲源流,從台北到伊斯坦堡種種文化議題……。
「文化就像是露台,」韓良露說,「做為一棟主屋附帶的多餘空間,露台看似無用,但沒有露台,主屋就顯得單調,不美了。」少了露台,身在主屋裡面的我們,就少了往外多站一步的空間,看到窗框遮掩住的風景。做為一個非典型知識分子或是文化人,《文化小露台》不僅展現韓良露過人的論述功力,更是她對這世界的殷切關懷,是她心中那個除了美食、旅行、生活之外真正「全面」的韓良露。
韓良露笑稱,《文化小露台》與《台北回味》,是她的「雙城記」。在「我城」中,她用吃食帶領讀者認識時代,用記憶的筆尖品嚐、回味台北,滿足她的「好吃文化」;在「他城」中,她站在露台上,回應文化召喚,享受思索的樂趣,滿足她對這世界的「好思索癖」。
資深媒體人陳浩說:「別人十年磨一劍,聰慧才捷的韓良露十年可磨十一把好劍。」這位善於占星、慧心通曉,充滿人間溫暖的「城市魔術師」或是「文化女巫」,這會兒放下魔杖,左手持干將,右手握莫邪,相信兩劍交會時所散發的光亮,可比魔法燦爛奪目、在心中久聚不散。
*文中韓良露照片,由有鹿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