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4.07.24

不只是蓋一棟房子,更想蓋適合台灣人住的厝

文/王玉瑤(麥浩斯出版社編輯)
因為工作關係,常常有機會看到來自世界各國的建築,一開始總是驚豔不已,看久了,則可以慢慢摸索出,不同國家會受其地域影響而發展出獨有的建築特色,而在驚嘆之餘,也忍不住回頭想想,那麼台灣的房子又有什麼特色?怎麼樣的房子才適合台灣人住?

隨著《挑建材,蓋自己的房子》一書開始執行,當我們一一走進這些找地蓋屋的屋主家,藉由他們訴說蓋屋的源起,曲折不斷的過程,直至最後圓夢的歡欣,我們漸漸從這些屋主的故事,看到了屬於台灣在地建築的美。如同澎湖的莊醫生,他成功蓋了澎湖第一棟清水模建築,也由於清水模折模後不再做任何表面裝飾,忠實呈現混凝土的外表,常常引來路人詢問,懷疑是否完工了沒?殊不知在這樸實無華的外表下,其實蘊涵了莊醫生對於澎湖在地環境的深厚情感與觀察,並結合建築師的巧思設計,這才造就了這棟看似有些另類,其實卻相當適性適地,又讓居者可舒適居住的建築。

又或者如同宜蘭林晉德建築師的家,不同於一般人畫地自限,以開放的心態親近土地,並善用基地周遭環境,模糊界線讓建築與環境自然連為一氣,然而可以如此與自然毫無界線,正是因為身為土生土長的宜蘭人,對於這塊從小生長的土地,不論是地形、氣候皆瞭若指掌,才能如此精心佈局,讓建築成為這片土地的一份子,而非突兀的存在。

本書造訪的屋主,並非人人都對建築知之甚詳,或者要求特殊,他們大多是源於對土地的一種尊重,像是花蓮的胡老師,為了是否要在購買的土地上蓋房子,左思右想了許多年;或者是新竹的黃老師夫婦,雖然買了800坪的土地,卻為了基地周遭的美景,蓋了一棟他們覺得夠住就好的小房子,因他們對於土地懷抱著特殊情感,因此讓他們蓋出來的房子,不只順應在地氣候,起來相當舒適,更因而發展出專屬於這塊土地的建築特色,而這也正是建築最美的地方。

在這本書裡,我們走遍台灣多個城市,從鄉村到城市,收錄了22個屋主動人的故事,當我們細細閱讀著這些故事時,有如與屋主一起走過這段逐夢之旅,而他們對於土地的那份深厚情感,也讓我們有機會再次體會台灣寶島的美。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