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14.08.18
愛上鑄鐵鍋 輕鬆好料理
文/編輯部

鑄鐵鍋源自於荷蘭鍋(Dutch-Oven),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在十七世紀後期,荷蘭已有砂模鑄鐵技術,比任何英系國家都來得先進,爾後在西元1704年一位英國人亞伯拉罕‧達比(Abraham Darby)前往荷蘭學習鑄鐵,研習四年後將技術帶回英格蘭,並開始大量生產鑄鐵廚具,才慢慢傳遍歐洲。由於無論是煮、煎、燉、炸、烤皆可派上用場,在移動時頗為方便,於是歐洲移民者帶著它飄洋過海來到美洲,在當時深受殖民者的喜愛,甚至成為傳家寶,例如: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的母親瑪麗.鮑爾.華盛頓,就曾在遺囑中註明,她的鐵製廚房鍋具有一半要留給他孫子,另外一半則給他的孫女。鑄鐵鍋在當時受重視的程度可見一斑!
而台灣近年來因戶外露營慢慢興起,廠商嗅到商機隨之引進荷蘭鍋,露營將不再是簡陋的克難露宿、野炊更不再是簡易火鍋加泡麵,露營玩家到中後階段多半會把玩荷蘭鍋。由於此鍋為厚重生鐵鑄造而成,柔弱的家庭主婦拿在手中並不稱手,因此又被稱之「男人的鍋」。可是由於鑄鐵鍋導熱能力強、保溫效果佳,能將熱力傳導到整個鐵鍋及食材中,只需要短短的加熱時間便可以完成料理,還可以利用鍋內的餘溫繼續烹調。於是這兩年來在使用者好口碑的催化下,能一鍋搞定多樣料理的鑄鐵鍋,在台灣漸漸成為家用鍋具的主流選擇,也因此關於鑄鐵鍋料理的書籍陸續面市。
想瞭解鑄鐵鍋,想知道如何挑選,不妨閱讀《2014271078888》(方舟文化)。本書作者范家菘(SungKing)熱愛露營野炊活動,無意間遇見鑄鐵鍋,一玩成痴。他大量閱讀外文書、國外資料,並親自訪問鍋具廠商,加上實地使用的經驗,為讓初學者、爬文者、準備購買、或使用中的露友簡單認識「男人的鍋」,並瞭解鑄鐵鍋鮮為人知的背後,內容章節分為歷史由來、製程技術、各家工法、表面塗層、如何保養、相關常識、健康觀念等,是一本鑄鐵食器必修全指南。
而《愛上鑄鐵鍋:美味、節能又省時的72道staub料理》(積木)中有美味、節能又省時的72道料理,東坡肉、馬鈴薯燉肉、蒸煎火腿佐鮮蔬、瑤柱白菜蒸豬肉、什錦菇炊飯、煙燻香柚胡椒雞翅、糖漬蜜桃、蒸紅蘿蔔蛋糕……鑄鐵鍋能做到的料理統統在裡面,烹煮時間短,省時又節能,一鍋在手,不需要烤箱,也不用快鍋,不論想要吃得豐盛還是健康原味,鑄鐵鍋料理都能搞定。
太多的調味料會蓋住食物原來的味道,只要食材新鮮,其他的交給火候與時間去料理它。鑄鐵鍋優異的特性,最能保留食物原來的味道,不必太多複雜的技巧與講究,大氣地放進材料,簡單卻令人驚艷的滋味,一定能征服刁嘴老饕們的胃。
*文中圖片,出自《愛上鑄鐵鍋:美味、節能又省時的72道staub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