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4.09.01

《S.》挑戰編輯製作的不可能任務

文/李宛蓁(寂寞出版社主編)
第一次遇見《S.》,是在2011年的冬天。
為了爭取名導J.J.亞伯拉罕的首部小說創作,我們來到版權代理的辦公室,在密室般的小房間簽署了保密條款,開始閱讀《S.》的書稿雛形。當時這故事還沒有書名,只有一個代號:石察卡計畫。

石察卡是誰?翻開《S.》,你會看見男女主角的字跡穿梭在古書《希修斯之船》的頁面,此書正是出自石察卡之手。他是當權者亟欲除之後快的棘手人物,卻從來無人知曉其真實身分。

「石察卡計畫」,其實是鬼才導演J. J. 亞伯拉罕的紙本書大冒險。2012年夏天,我們收到作者傳來的《S.》初稿電子檔,當時手寫字尚未登場,兩位作家只能在文字檔以陽春的「插入註解」方式,標出男女主角交換留言的內容。23個配件呢?當時J. J. 為了呈現文字的各種美感,埋頭苦思,想設計出23種不同的情境、質地與筆觸,卻陷入「卡關」的創作困境。

等啊等,又來到了2013年,我們終於看到《S.》以紙本書的姿態登場,而作者苦心孤詣構思的小說專屬配件,成了真實的電報、老照片、明信片、信件、餐巾紙、羅盤……超乎想像地展現出文字的迷人風貌。J.J.說,拿到實體書的那一瞬間,下巴差點掉了下來,因為自己腦中的瘋狂構想終於實現了!而拿到原文書的我們,下巴同樣也掉了下來,卻沒有作者的喜悅,而是害怕地冷汗直流。

首先,上哪兒找到兩個能配合寫稿100天,願意撰寫超過10萬繁體中文字,又不會中途「落跑」的寫手?其次,材質各異的配件該如何妥善中文化?比一般書籍複雜10倍以上的印刷流程,趕得上出版時間嗎?手寫字的位置隨兩個主角興之所至到處飛奔,版面編排起來好比500頁複雜的全彩圖文書,美編吃得消嗎?……中文版誕生之前,問題排山倒海而來,心中充滿了「前途未卜」的惶恐。

面對一個看不見盡頭的隧道,只能什麼也別多想,一次過一關,慢慢前進。終於,來到了《S.》正式出版的日子。
打開中文版收藏書盒,取出盒中的古書《希修斯之船》,透過泛黃書頁閱讀石察卡的文字,同時在空白處偷窺她和他的留言;不時,還得參照與劇情呼應的配件,當作第一手證據。我們就像加入她和他的紙上讀書會,扮演福爾摩斯與華生,攜手追查真相;也像是沉迷於一套以「紙本書」為背景的桌上遊戲。

親愛的陌生讀者,翻開書頁那一刻,你將成為故事的一部分。
歡迎墜入《S.》的世界。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