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14.09.22
食安問題一波波 如何吃的安心最重要
文/編輯部

根據台灣食品法規,台灣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品項高達800種,我們每人平均每年吃下肚的添加物重量更是高達驚人的6~7公斤,在現代生活中想要完全避開食品添加物,可以說是幾乎不可能。那麼,你是否曾細究自己每天吃下肚的食品添加物,究竟哪些是安全的、哪些又存在著可怕的致病風險?遠流出版的《食品中你所不知道的致命添加物》一書由日本暢銷食安作家渡邊雄二所著,他在書中為讀者破解食品安全迷思,深度檢驗121種超市、超商常見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市售的果醬用湯匙舀起來會呈現Q彈的質地,這是因為成分中加了膠化劑的關係。只是。為了增添酸味,提高保存效果而添加的酸味劑,因為添加物質的詳細名稱不會標示出來,這點令人擔憂。」更將教你徹底讀懂食品標示,為食安基礎知識打底,從此一舉避開毒害身體的可怕食品!
因此,擁有廚師執照、護理師執照的《吃對很重要!教你辨識日常食物的42種方法》(遠流)作者張瑀庭,因為工作與專業之故,吃遍大街小巷,用比一般「美食家」更獨到的觀察,堅持「好東西不該被埋沒」,明白告訴大家:什麼才是真正的「好食物」。書中教你如何分辨米、麵等「正餐食品」;布丁、冰淇淋等「甜食點心」;咖啡、牛奶等「飲料」;油品、沙茶醬等「調味料」;烏魚子、櫻花蝦等「乾貨」共四十二項日常食品,並有真假、優劣、天然或非天然的食物對照表格,讓你一目瞭然、清楚分辨!
而在《超級健康食物排行榜(新版)》(康鑑文化)一書中,收錄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公布36種健康食材──蔬菜類包括番薯、玉米、蘆筍、茄子;健康水果有木瓜、柳橙、奇異果;健康好油有橄欖油、玉米油和米糠油等等。此外,書中還特別設立「潘懷宗博士保健室」,蒐集一般人對食材的迷思,並附有專業解答。例如食材的哪些部位不能吃?減肥者該對哪些食材酌量食用?(如果想有飽足感又不要攝取太多熱量,雞胸肉是不錯的選擇。)「營養師小叮嚀」針對烹調和食材搭配,提供實用的建議補充。「飲食宜忌」單元讓你放心吃、安心吃出健康。
八成外食族群,吃的食物七成以上是加工食品,然而這些黑心食品竟然能到處販賣,還能取得食品安全認證;更可怕的是,我們一直都吃得「滿順口的」。雖然防不甚防,但對食品添加物能多一分認識,我們的健康也多一分保障,所以讀者們要多涉獵一些關於「健康飲食」書籍,才能吃的更安心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