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14.10.13

改善生活習慣,日日睡好覺

文/編輯部
醫學界很早就證實了睡眠和免疫功能之間密切的關聯。睡眠是身體機能修復的重要時刻,睡眠狀況不佳,就易影響日間身體及大腦功能的運作。但是,翻來覆去、越睡越累,就是睡不好,身體處處是煩惱該怎麼辦?

在我們躺到床上後,會先分四階段慢慢進入深層睡眠狀態;之後,再反覆來回於作夢的快速動眼期與深睡期,每個階段約90分鐘。不同階段都有它重要的作用,例如,處於第四階段睡眠時,大腦會分泌與情緒有關的血清胺和正腎上腺素二種神經傳導物質,及時補充大腦的需求,情緒也跟著提升。而前半夜睡眠以深睡期為多,此時大腦會分泌生長激素,尤以夜間11點至清晨3點,生長激素分泌最多;後半夜則以快速動眼期較多,此時腦部還是不停運作,藉著神經元的連結,每次作夢,都是在將舊的資訊重新整理、保存,幫助大腦的學習、記憶與創造功能。

有鑑於此,美女醫師陳欣湄在《2014110662285》(台灣廣廈)書中,教你好睡、深眠的技巧。掌握修復身體功能的「黃金熟眠90分鐘」,一覺到天亮、半夜不用再起床,不用吃藥也能輕鬆提昇睡眠品質的好眠法則。為了解決失眠,陳醫師嘗試過各種方法、也研讀許多資料,期盼找出依靠藥物以外的治療方式來助眠。在這本書裡,她除了幫大家更瞭解「睡眠」,同時也盡量從生活的角度出發,讓大家藉由改善周邊的環境、燈光、飲食、日常習慣、運動……等小動作開始做起,漸漸脫離失眠的痛苦深淵。讓你倒頭就能睡一覺到天亮,安眠藥通通都丟掉。

睡眠除了消除疲勞,還有修復身體與預防疾病的功能,所以,擁有二十年睡眠指導資力的坪田聰醫師說:「睡眠,是健康的根本。」睡不好,肥胖、高血壓、癌症、老年痴呆症都會找上身喔!在《2014110661653》(采實文化)書中,坪田聰醫師指出,如果你常有以下這些症狀,代表你的「睡眠能力」正急速老化中,甚至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前兆!包括:「淺眠、多夢,老是驚醒」「明明很累,卻無法很快入睡」「總是睡不飽、常越睡越累」「半夜醒來後,就很難再睡著」「在鬧鐘響之前,就會自動醒來」「工作要輪班,作息非常不規律」。於是他在書中提出5招放鬆操+48個好眠習慣,讓你徹底改善「睡眠品質」,幫助有睡眠障礙者重拾健康。

此外,呼吸方法不正確也會影響睡眠品質。在《2014150361032》(健行文化)書中,作者泰絲.葛蘭姆醫師仔細觀察比對過打鼾或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和睡覺時悄然無聲又能得到充分休息的人究竟有何差別,結果發現二者之間的差異相當驚人,而呼吸重新訓練所能帶來的潛在利益──更好的睡眠品質和更充沛的精力──也同樣令人驚歎。這本實用的指南中,作者將帶領你完成一個個步驟,克服不正常的呼吸方式,並擺脫原本隨之而來的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問題。方法不但合乎邏輯、人人做得到,而且非常有效。

我們體內有個機制,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該睡覺,什麼時候該清醒,就是所謂的「生理時鐘」。晚上睡眠不足,只好選擇在週末「狂睡補眠」,這些都是很不健康的,會擾亂生理時鐘的自然運作。只要掌握「黃金熟眠90分鐘」、簡單的改善生活習慣,就可日日好眠,永遠揮別數羊的夜晚。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