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14.10.20

閱讀「陸生」們的勇氣故事

文/編輯部
教育部自100學年度首度開放陸生來台就學以後,有關陸生的相關新聞(是否比照僑外生納入健保)即炒得沸沸揚揚。根據教育部102學年度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不只是短期海外研修生,來台正式修讀學位的陸生也逐年增加,從100學年度的928人,至101年的1864人,102年升高為3554人。陸生增加到底對台灣學生有什麼影響?這一代中國學生「真的很拚」,對於台灣學生可能也是一種衝擊。然而不可否認地,他們有也值得學習效法的精神。

有鑑於此,小編這次就要來介紹一些關於「陸生」的書籍,讓台灣讀者能對他們有進一步的認識。在《我在臺灣,我正青春:第一屆陸生來臺求學記事》(聯經)作者蔡博藝中學時曾來台環島旅遊,因此燃起了對於臺灣的喜愛。時隔一年,教育部開放陸生入學,因緣際會之下,她暫時擁有了四年島民的身分,進入淡江大學日文系就讀。因為一篇人人網上發表的〈我在臺灣,我正青春〉在兩岸被大量轉貼,第一代陸生蔡博藝意外爆紅。來台就學這一年來,心中滿載著臺灣人情,也不免承受預設立場的敵意;她點滴在心、逐字記錄;她說:「我要成為一塊海綿,努力的吸收各種水分,成為一塊獨特色彩豐富並且有厚度和重量的海綿,把臺灣帶給我的一切帶回大陸去。」在本書中,她即分享對於兩岸社會、生活、校園、婚姻關係的細細觀察,讀者將從中窺見新一代的心中,兩個社會的異與同、好與壞、笑與淚……然後更懂大陸,也更愛臺灣。

而《2018577519243》(九?文化)作者劉二囍原是個建築師、店老闆,但為了一顆躁動的心,他拋下這些名銜,跑到臺灣來重新當個「偽學生」。全書以一個在台陸生的視角,用文字詮釋在臺灣的零距離觀察與體驗,與讀者分享一個深度的臺灣。另一本《2017330112424》(九?文化)則是他以極具魅力的文字和照片,紀錄51天、115公里的台灣旅程。書中可以明顯感受到他對於台灣這片土地展現的澎湃熱血,以及他徒步環島沿途的社會觀察、人文情懷、風光記錄,當中還提到台灣的特色與迷人之處。相信透過本書,能提升更多兩岸三地的讀者在台灣旅遊的興趣,也能帶給台灣青年追夢的勇氣。

此外,十月出版的《2017330123253》(果禾文化)也收錄二位大陸作者在台灣各自的行程指南,及單車基本知識。她來自北京,從台北出發,經東海岸,體驗一個人旅行的心靈洗滌,分享她的騎行故事;他是北京清大的交換學生,從台北出發,繞西部濱海沿線,迷戀海島的景色,寫下他的環島經過。透過本書,台灣讀者將驚覺「你住在這片土地上,卻沒有親自踏過一圈。現在,有二位飄洋過海而來的騎士,用各自的兩個輪子,騎出一片島。」

《2015290077999》(獨立作家)作者胡俊鋒在書中寫道:「『來臺灣唸書,是我做過最有勇氣的一個選擇。』當我在訪談一位來臺已滿一年的陸生的時候,他如此說。當時的我,心裡為之一驚,這不正喊出了眾多陸生的心聲。勇氣,沒錯,回首當初選擇來臺灣唸書,父母的擔憂,朋友的懷疑,自己的質問,最後跌跌撞撞,還是抱著滿腔的熱血來到這裡,要不是那份尋求改變的勇氣,我想我也不會站在這個美麗的島嶼上。」

小編深深覺得,或許透過這些書的閱讀,下一次當我們在看待陸生時,能多一份理解與包容。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