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5.01.12
每個世界,都是林睿奇的經濟學教室
文/彤小編(經濟新潮社編輯)

讀完書稿後,原本的疑惑就去了一大半。因為作者不但將經濟史上的重大事件與經濟理論,都巧妙融進劇情和對白,字裡行間也透出對經濟與時局的高度熱情與關注。而親自與作者談過後,小編也欣然發現作者活脫脫是男主角凌逸的翻版,各種專業術語與理論都能輕鬆地信手拈來,搭配生活化的事例,解釋得有條不紊,讓人直想埋頭做筆記。同時也印證了書中發人深省的一段話:「在經濟學的領域之中,如果能多些政治家、少些數學家,多些實踐者、少些關在象牙塔中的學者,經濟學才能更為一般人所認同和接受。」
總之,不論是隨著書中人在梅林苑、肯恩斯兩個平行世界穿梭來去,或是返回現實世界傾聽作者闡述經濟學知識,小編總忍不住想讚嘆:「每個世界,都是他的經濟學教室無誤!」
以下為送上作者林睿奇的專訪,期盼大家能更了解這個人與這本書。
Q:為什麼想寫一本經濟學小說?
A:當年連我這個哲學門外漢都能讀完整本《蘇菲的世界》,又憶起學經濟時所受的苦,因此一直等著有人能出一本好看的經濟學小說,卻遲遲等不到……所以就厚著臉皮自己寫了,沒想到這一寫,就寫了六年……Q:為什麼將本書取名為《肯恩斯城邦》?
A:肯恩斯是凱因斯的諧音。寫書時正逢2008年金融海嘯,很感慨那一年各國積極救市,每個人都變成了凱因斯學派……而書中的肯恩斯王國分裂為五個城邦,因而得名。Q:書中城邦、人物、組織的「名稱」,看來陌生卻又似曾相識,是否埋了什麼梗?
A:我在命名時大多是運用聯想或取諧音的方式,例如:梅林苑大學:經濟學就像魔法一樣。書中經濟學的來源,大多來自於有如魔法師梅林駐守的大學。
西瓦爾都:全城重商貪婪,發想自華爾街。
鐵血會:德意志的鐵血宰相俾斯麥,用鐵和血統一德意志。因此在設定主張統一的祕密會社時,自然就想到這兩個字。
(註:還有很多喔,未免破梗,小編只好忍痛消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