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15.01.19

認出危險人物 趨吉避凶

文/編輯部
知名大學教授竟然是個家暴累犯;前途大好的碩士生會在女生廁所偷拍;從小就是模範生的金融長才卻挪用公司鉅款;親友眼中的乖乖牌卻成了殺紅眼的劊子手……這些人或許就在你的生活周遭。捷運、校園、街上,隨機傷人的案件一再發生,真的無法預防?新聞每天報導著驚悚、駭人、血腥的犯罪事件,就算知道事件的發生經過,但你能了解犯下罪行的兇手背後隱藏什麼心理嗎?

擁有30年資歷的FBI資深探員喬.納瓦羅給大家的忠言:「你沒有義務承受折磨,也不必任由他人(包括家人)傷害 ── 永遠都別這麼做。」

壞人的臉上會寫著他惡意的意圖嗎?關於這一點,在我們看到的一些犯罪報導裡,會發現答案是否定的。往往在事件爆發前你絕對不相信他們有問題,沒有一個人能說出原因,甚至沒有人在事前注意到徵兆,包括最親近的家人、父母。所以,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為了自保,只要懂得辨認身邊的惡意之人,其實都能事先防範,免於受害。

要怎麼防範呢?納瓦羅以多年辦案的親身經驗、訪談罪犯與受害者的紀錄,搭配實際案例,歸納整理出四種危險的性格──自戀型人格、情緒不穩型人格、偏執型人格、獵食者人格,並且在《2015480067762》(大是)書中提供詳細的查核表、關鍵字表,只要仔細觀察行為、言語,然後按照敘述勾選,就能夠辨別對方有沒有可能對你造成威脅。沒有艱澀的術語,也不使用太多的數據,這本書專注在一件事情:認出危險人物,盡快遠離,保護自己。當危機近在咫尺的時候,安全才是最優先的考量。

除了納瓦羅的書,《小心,魔鬼就在你身邊:犯罪心理學家教你辨識生活中的心理變態》(商周)也提出了許多建議。作者凱莉.戴恩斯是英國犯罪心理學家,他在書中教你什麼是心理變態:什麼會讓他們發作、他們的心裡和腦子裡在想什麼(真的在腦子裡)、為什麼他們會是那個樣子,以及我們可以怎麼處理狀況。讀完之後,你就能察覺警訊,看出誰有可能是心理變態──他們在不同的角色上和環境中如何表現──也懂得該用什麼方法來保護自己。不論你正在約會,還是費盡苦心要當好父母,或者在工作上受到霸凌,還是被號稱死黨的朋友搞得很困惑,這本書會幫你找出身邊的惡魔。

生活中存在著許多考驗你的人,他們存在於家庭、職場、朋友、甚至約會對象中。科學家估計,在全球人口中,有百分之一到三的人是心理變態。聽起來很嚇人,但是只要對周遭的人事物多一分警覺,就可以少一分悲劇。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