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5.03.20
冷靜的幽默力量--外科作家劉育志
文/何珮琪(活字出版總編)

但是在這本《醫龍物語》(活字出版)中,讓我看到在扭曲的醫療環境下,外科已經失去了光環。憑著志氣和理想性碩果僅存的外科醫師們,也已非十幾年前的意氣風發,衝急診、拼手術檯的背後,其實付出了體力透支,燃燒生命,忽略家庭的慘痛代價。
新書《醫龍物語》,說是醫龍,因為能夠懷抱雄心壯志進入醫科的佼佼者,都非等閒之輩;但其中呈現出各種真實到血淋淋的案例,故事式的長鏡頭讓我們得以有距離地觀看醫護血淋淋的人生;透過外科醫師的雙眼,看到他自己同儕的無奈,看到他專業世界的崩解,看到生死交關時,人生終極價值受到的挑戰,人後悔的是什麼,人現在就該把握的,又是什麼?
雖談著這些沉重的話題,但育志仍舊維持一貫輕描淡寫的自嘲風格,就讓讀者從字裡行間,自己去尋找自己的答案。也成功地,讓我們得到閱讀的樂趣。近年網路上出現許多新生代的醫師作家和漫畫家,育志也建議了其中一位「急診鋼鐵人Dr. Wei」來操刀畫封面與篇名插畫,滿傳神的。最嚴肅的職業,總能激發出最跳tone的幽默感?
48小時的爆肝手術檯 育志原本就是一位資深的外科醫師,最高紀錄曾連續值了48小時的班,上開刀檯,發現眾人皆睡他獨醒。在2003年,他以筆名小志志發表部落格「外科失樂園」經營出一片至今已經累積1200萬人點閱的高人氣文字世界。近兩年他和同是外科醫師的夫人白映俞一起筆耕醫學世界,是一對令人豔羨的神雕俠侶。同時也自2007年至今逐步出版了十三本著作。
育志雖是頭腦優秀的外科醫師,人卻非常地謙和,出奇地有耐心(不是說外科醫師大多很衝?)安靜的眼神,在銀框眼鏡後觀察入微,他能夠靜靜地聽別人說話,從不搶話,我想是這非常獨特的性格造就他成為一個很好的說故事能手。然而,他有時也一鳴驚人,精確地直指核心,語驚四座,比如他說「x保一定倒的啊」,不愧是外科醫龍。最後,是他的專業造就他文字的謹慎,每篇醫藥相關文字都言必有徵(甚至還查醫學論文)的可信度,輕鬆話題下都有鴨子划水般的努力,所以也是一個令編輯相當放心的作者。
當我三年前第一次和育志見面的時候,正值醫勞盟的成立,育志責無旁貸地加入戰局,疾呼醫療崩壞的困境。於是我與他接連合作出版了《台灣的病人最幸福》《肚子裡的秘密》這兩本書。沒有道貌岸然的說理,純粹以理性冷靜的論述,帶出各種數據和實例,清楚呈現歐美醫療的天價,對照出台灣醫療的優質和低價不成比例,真有如吃到飽一般平價。但醫師相對的待遇少了,工作量大了,還不在勞保的範圍內,讓精英勞工的醫護們,無法得到相對受保護的待遇,還要承受少數病家的惡性訴訟,更要承擔衛福部防賊一般的無理核刪和放大十數倍罰款,台灣的醫療真有許多危危欲墜的環節,但可能需要重建的環節太多了,以至於大眾是沒有心力去關心的,因此醫護就在漠視中,默默的出走了。
吃到飽讓人產生貪婪心 不諱言,台灣的醫療環境,讓台灣的病人「最幸福」,但是吃到飽的免錢模式,卻讓病者產生了貪婪心,無限制地看病取藥,濫用可貴的資源,健保瀕臨破產,醫院財團變相向下裁減人員,一人抵三人用,壓榨醫護的心力,造成醫護普遍過勞,大批出走,逐步消蝕台灣的醫療環境。
過去醫學系炙手可熱的內外兒婦和急診,在高壓高風險下失去了光環,五大皆空,專科醫師紛紛出走,轉行到五官科的轉走,退出的退出,就連基層主治醫師也快速流失,資深的主任醫師都得下來輪值大夜。醫護的匱乏危機,是十年前就開始倒數的醫療缺口沙漏。這是事實。
我們不想要一個未來方圓百里只有一位婦產科醫師的社會,這個恐怖的現象在花蓮已經發生了。花蓮玉里兩家大醫院只有三位婦產科醫師,因此有醫師連續22天不得休假,體力透支,因為他一休假,當地將臨盆的產婦就會非常要命。這樣的案例,在非偏鄉的新竹也曾經發生。
健康教育可以這麼輕鬆嗎 寶貝女兒出生後,近年育志毅然決然放下手術刀(不知是否是暫時),專心經營他的寫作與演講事業,留出更多時間陪伴他的家人。寫作方向也擴大到科普與醫藥史,深度廣度和精確度的結合,讓殿堂之上仰之彌高的醫學知識普及化了,特別是他對中醫藥的釋疑,最喜歡吃藥買藥進補的台灣人,能夠逐漸破解不正確的醫藥觀念、醫藥迷信,專業外科醫師說的,你一定要聽。如果這就是我們的健康教育教科書,那有多好!
讓我們對僅存的醫龍,消失的醫龍,還願意抵抗海外高薪,留下來服務原鄉的醫龍,和曾為您下刀的醫龍們,有更多的諒解,打氣與珍惜。
*文中劉育志照片,由活字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