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15.03.23

找到學習方法,數學世界也可以很有趣

文/編輯部
在《寶爺.org》一書中,有人問他「女兒數學考26分怎麼辦?」他回答道:「不怎麼辦啊。每個人都有慧根,只是大根小根不一樣,開花結果的時間點也不同。」如果每位小孩的父母親都能像寶爺,如此這般豁達就好了。不諱言在小編念書時代,數學同樣也是一門最令我最害怕的科目。但其實只要找到方法學習及思考,數學其實也可以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

《2013100090343》(臉譜文化)一書即告訴讀者每個人天生都有數學邏輯力,有著內建的「數理性思維模式」,若能有效發揮,就能在學校、職場、人際關係上表現出眾,從容不迫地獲得更好的效率及成就感。有鑑於此,小編這次就要來介紹一些有關「數學」的書籍,希望大家看完之後,能對數學產生一點點的興趣。

近幾年來,保羅.拉克哈特的《一個數學家的嘆息》(經濟新潮社)在數學圈子裡祕密流傳,直到成書出版後,更引爆了廣泛的好評,因為它批判了今日僵化的數學教育(背公式、大量的習題),忽略了帶領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而且數學課程太片段化、瑣碎、缺乏脈絡。其實學校本來可以給孩子更好的數學體驗,讓他們喜歡上數學,產生好 奇心。故在《這才是數學:從不知道到想知道的探索之旅》(經濟新潮社)這本新書中,作者寫出了數學教育正向積極的一面,帶領我們體會,數學是一種充滿趣味的探索以及思考方式。

另一本《2015232481266》(如何)小編也覺得十分有趣!作者數學小魔女Vivi老師,因有感於現有國小數學教材的不足,因而自創「V式數學幸福壓力學習法」,並廣獲家長和學生的認同。像是小六生的「雞兔同籠」數學題,這一類型的題目,一定讓許多人覺得不切實際──誰會把雞和兔關在籠子裡,再去數牠們的腳呢!事實上,它能使孩子培養「判斷非單一未知數的能力」及「運用生活常識尋找線索的能力」。只要觀念點清,並透過圖畫的方式,讓孩子自行點明,雞和兔相同的地方(頭的數量),與不同的地方(腳的數量),就可以輕鬆解出數學題了。

當然,也不能錯過受到各國讀者喜愛的經典數學小說《數學女孩》系列數學讀物,多年來帶領高中讀者,輕鬆踏入費馬最後定理、哥德爾不完備定理、隨機演算法、伽羅瓦理論的世界,度過充滿數學趣味的青春。在最新一本《2013100090503》(世茂)中,作者結城浩同樣透過數學女孩,解說所有關於「公式與圖形」的問題,只要能切中要點,就能突破數學問題的所有盲點。

其實,每個數學公式、定理,背後都是一個讓人茅塞頓開、變聰明的過程,但是學校沒教這些有趣的東西;而不愉快的學習經驗,會扼每個人的數學細胞。所以透過這些數學入門書籍的學習,可以讓數學世界變得更有趣喔!

*文中圖片,出自《圖解數學一點通!》。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