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5.07.09
林文義,在人間的迷霧裡,文字純淨的真心,永遠存在。
文/施彥如(有鹿文化編輯)
行文四十年,小說、現代詩、漫畫各類文體長長走過,這回,林文義仍是最初散文書寫己心。《遺世八帖》《歲時紀》大格局的作品出版畢,林文義拾筆完成《最美的是 霧》,配合作家妻子曾郁雯的攝影作品,他細膩而內省的文字,她充滿詩意的影像,深情柔漾在字裡行間,文字裡所有的表白、告解就是真情實意的人間行止;眾聲喧譁,他抉擇幽然的小徑默然前進,獨獨爬成一部《最美的是 霧》,在人間的迷霧裡,文字純淨的真心,永遠存在。
卷一「擬態山水」是行走於山與水之間的抒情,東引馬祖離島風景、花蓮台東人情綺麗,或是高山低谷,都有文友的記憶、土地的悲壯春秋。卷二「隱匿應答」寫是與友朋共同交織的歲月,陳列、陳冠學、鍾肇政……一起讀書、創作,像是一群深海的鯨魚,隱匿無法與他人言說的祕密。卷三「每扇窗都向海」則柔情書寫親密愛人,女兒嫁做人婦、孫子誕生、與妻子在無人相識的街頭散步,恍若初戀,人生新始,都因有柔軟的心,而看見更純淨的靈魂。卷四「子夜貓頭鷹」重現他的文學觀點,現實那麼冷,而文學那麼熱,他說:「不群是我,我不孤獨,文字就是生活;讀我知心,不讀且任由人去。」
文學在林文義的生命中留下的痕跡,「我手寫我心,愚痴、率性都好,書寫不為迎合眾人,這是我的傲慢、我的堅執。文字,定位我至今不渝的生命信仰,美學的鍛造和追求永不厭足,散文一世做好就好。」那些字理爬梳或是露水,或是火焰,或是霧靄,或是雷光,一切,留給時間印證。
卷一「擬態山水」是行走於山與水之間的抒情,東引馬祖離島風景、花蓮台東人情綺麗,或是高山低谷,都有文友的記憶、土地的悲壯春秋。卷二「隱匿應答」寫是與友朋共同交織的歲月,陳列、陳冠學、鍾肇政……一起讀書、創作,像是一群深海的鯨魚,隱匿無法與他人言說的祕密。卷三「每扇窗都向海」則柔情書寫親密愛人,女兒嫁做人婦、孫子誕生、與妻子在無人相識的街頭散步,恍若初戀,人生新始,都因有柔軟的心,而看見更純淨的靈魂。卷四「子夜貓頭鷹」重現他的文學觀點,現實那麼冷,而文學那麼熱,他說:「不群是我,我不孤獨,文字就是生活;讀我知心,不讀且任由人去。」
文學在林文義的生命中留下的痕跡,「我手寫我心,愚痴、率性都好,書寫不為迎合眾人,這是我的傲慢、我的堅執。文字,定位我至今不渝的生命信仰,美學的鍛造和追求永不厭足,散文一世做好就好。」那些字理爬梳或是露水,或是火焰,或是霧靄,或是雷光,一切,留給時間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