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5.08.07

呂世浩:喚起現代人漸漸喪失的思辨能力

文/龔橞甄(平安文化總編輯)
既不是歷史劇的忠實觀眾,也不是歷史書的死忠讀者,和台大歷史系呂世浩教授展開合作,完全是個美麗的偶然。

2013年,無意中在網路上看到一句話「被台大學生喻為四年修不到成終生遺憾」,引起了我的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課程,能夠擁有如此高人氣的口碑?

而當我看到呂老師將coursera課程結集而成的《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書稿時,忍不住熱血沸騰:「原來歷史可以這樣有用和有趣!」很想把這份感動分享給其他人。由於口碑效應,這本書上市之後很快地就登上了各大書店暢銷書排行榜,成為近年來最受歡迎的大眾歷史讀物!

「過去我們的歷史教育可說是失敗的,但呂老師啟發了學生的歷史思維!」一位上過呂老師的課的台大學生說。

「如果你是他,你會怎麼做?」在書中,呂老師不斷地向讀者提問,並且藉由歷史的事例來啟發我們的思辨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市面上的歷史書如過江之鯽,呂老師的書能夠異軍突起的原因。

剛開始和呂老師洽談出書時,我又重新拾起書本,溫習早已生疏的秦朝歷史,接著心中浮現了一個疑問:「為什麼李斯聰明絕頂,卻沒有好下場呢?」
「因為物以類聚。」呂老師的回答,令我茅塞頓開。

《易經》有言:「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你是什麼樣的人,身邊自然會聚集和你同樣的人,我們的人生吉凶就從「物以類聚」而來。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秦始皇是苛刻不仁的暴君,但呂老師以秦始皇「時刻將理智置於感情之上」的角度來解讀他的成功與失敗,也提供了我們做人處世的借鏡。

除了過人的寫作才能,呂老師的演說功力更是一流,聽他的演講和採訪,經常有意想不到的體悟。印象很深刻的是他受邀在Ted x Taipei發表演講中的一段話:「當你覺得人生一無所有時,請你想起,有個年輕人漫步在下圮的橋上,那一刻他已經失去一切,而他始終相信自己終有一天能夠滅亡強秦,最後達成了這個不可能的奇蹟,消滅世上最強大的帝國,成為中國智慧的代表……」藉由張良的例子,呂老師以鏗鏘有力的語調告訴大家,只要用對方法,歷史就是無窮智慧的寶庫、無窮力量的來源,也加深了我對於「以思辨來學歷史才是有用」的信念。

老師在書中也提到,歷史是研究「時」與「變」的學問,一個做法好不好,沒有標準答案。所以,當你面對人生中各式各樣的難關和選擇時,如何做出正確的抉擇,就是智慧的考驗。

讀史書、從古人的智慧中磨練自己的智慧,幫助我們找回漸漸喪失的思辨能力;而如何培養思辨能力呢?當你打開書的那一刻,就是思辨的開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