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15.09.28
原來,這幅畫要這樣欣賞!
文/編輯部
你知道嗎?林布蘭的「夜巡」世界知名,但這幅畫卻讓林布蘭的生活越來越慘呢!因為這幅畫畫的是阿姆斯特丹的民兵隊,而當時 流行集體肖像畫,由畫中人物平均分擔畫資,也就是所謂AA制。然而整幅畫除了正副隊長是「聚光點」之外,其他人卻只能當背景,於是其他民兵向林布蘭討回當初付的錢,但高傲的林布蘭卻不肯,因為他認為這是藝術,所以林 布蘭被告上了法庭,也因此名譽掃地。
類似上述這樣的小故事,在《2019090101281》及《2019090102783》二書中有許多,作者顧爺用另類思維去破解藝術家的真性情,因為他相信,「看懂人,就看懂畫。」書中他運用穿越時空的E時代笑點,簡報形式的視覺分析,脫口秀般充滿誘惑力的旁白解說,緩緩道出經典大師們的作品故事,隨著書頁翻動,彷彿也一同經歷一場場畫家的 瑰麗傳奇人生。
而你知道梵谷所繪的「向日葵」(如圖)又有什麼故事呢?
因為向日葵具有向陽的特性,在歐洲畫作中普遍被用來譬喻對君王的效忠,然而梵谷筆下的向日葵,卻是另一種對自我生命姿態的描摹。一八八八年,出身荷蘭的梵谷來到南法的小鎮亞爾,他愛上這兒的陽光,在短短一年半內創作了七幅向日葵畫作,每幅都以彷彿將要燃燒似的強勁筆觸,描繪幾枝插在瓶裡的向日葵。梵谷筆下的向日葵表現出南法的燦爛陽光,以及內心尋覓已久的烏托邦,但這些畫作已然四散,其中一幅更在日本神戶大空襲時被燒毀,就如同梵谷的生涯,命運乖舛。
想知道更多名畫背後的秘密嗎?來看看《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吧!全書以66個具體的「母題」講解繪畫,收錄超過150幅畫作,圖文相互對應,不以歷史脈絡介紹藝術史,以母題串連時代先後,使枯燥歷史變得趣味橫生,不需要美術知識、歷史背景也能讀懂,是適合初學者的鑑賞入門書。
看畫最有趣不在於看不看得懂。而是人如其畫,想像什麼樣藝術家,會畫出什麼樣的畫。原來,許多說不出的、不可告人的,其實都藏在畫中,等著我們去解密。觀看藝術時會動用我們理性和感性的所有能量,瞭解了畫中的秘密,你除了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去看一幅畫,更能增強創造力和思考力的連結。
【圖片說明】
〈向日葵〉(Sunflowers)
梵谷(Vincent van Gogh)
1888~1889年
日本東京損保東鄉青兒美術館
摘自《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新經典文化出版。
